1樓:蒼浪之星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本是古時候用來撰寫歷史的工具,相當於史書。前句不著解釋,後句意思是讓這顆熾熱的忠心名垂千古。
2樓:雪澈澈
出自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全詩是: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是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汗青」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事,便只能刻寫在竹簡之上;但必須先用火把竹簡中的水分蒸發出來,這樣才方便刻寫,並可防蟲蛀;後人據此引申,把記載歷史的典籍統稱為「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廣東兵敗被元軍俘虜,並被帶往北方囚禁,途中經過零丁洋,便寫了「過零丁洋」詩來抒發國破家亡的抑鬱。其詩的下半闕如下———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後,文天祥始終不被任何威迫利誘打動,慷慨赴義!
文天祥詩集裡的汗青二字表達什麼?
3樓:帳號已登出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千辛萬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經過四年的艱苦歲月。
國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嘆我零丁洋裡身陷元虜自此孤苦無依。
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乾其中的水分,幹後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
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鍊,無論什麼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
接著追述戰鬥生涯:在荒涼冷落的戰爭環境裡,我度過了四年。把個人命運和國家興亡聯絡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遭遇。國家民族的災難,個人坎坷的經歷,萬般痛苦煎熬著詩人的情懷,使其言辭倍增悽楚。
五六句喟嘆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而顫慄的痛苦心靈。結尾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烈誓詞,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這顆愛國忠心照耀在史冊上就行了。
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讚歌。全詩格調沉鬱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一首詩,請問說的是什麼意思,寄劉駕這一首詩是什麼意思?
曾是劣人 賞析 拜讀了實話實說,並不很 賞 析 一下倒是可以 首先,若說題目,叫 江水 卻全詩寫的彷彿 散文 4句全散的,摸到 江水 的邊的,只有一句 題目似乎改改會好些,無論是 薄秋日 還是 亂紅落亭 更像寫 秋 而非寫 江 其次,全詩似乎真的比較 散 意境稍欠,主要是看不出要表達的主題 這個可能...
明月照我心有一首歌,裡面有什麼什麼少年的詞,忘記叫啥了
黃花瘦香盈袖,恍然不知已入秋。只君意怎能夠,看明月照我心頭。問往事幾時休,愛就免不了煩憂。看明日何須愁,風雨過後人依舊。明月照我心 裡的,我也找了好久,就是找不到這歌。也許這不是一首歌,只是一段配樂。 歌詞中有 看明月照我心頭 指中沙 王呈章唱得,明月照我心 的插曲 曾鮮衣少年 是 夢裡不知身是客 ...
請問宋江寫的那一首反詩是什麼
詳見 水滸傳 第39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 宋江 獨自一個,一杯兩盞,倚闌暢飲,不覺沉醉,猛然驀上心來,思想道 我生在山東,長在鄆城,學吏出身,結識了多少江湖好漢,雖留得一個虛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配來在這裡。我家鄉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見?不覺酒湧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