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宇宙觀察
<>在恆星比地球上的沙子還要多的宇宙中,我們的太陽不過是偏安銀河系一隅的普通黃矮星罷了 ,質量體積以及光度和宇宙恆星第一梯隊比起來相差甚遠,確切的說太陽在所有恆星分類中質量排名倒數第二,倒數第一則是以比鄰星為代表的紅矮星。
然而我們的太陽真的是宇宙恆星大家族中的「小矮人」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太陽這種黃矮星在宇宙恆星中的比例。<>
託現代科技的福,如今的天文學家們已經擺脫了伽利略時期簡陋的望遠鏡和肉眼巡天,現代天文學家的裝置從地面上大型的天文臺到射電望遠鏡陣列一直到延伸至地球軌道上的哈勃望遠鏡,這些科技結晶以及宇宙學中的各向同性得以讓天文學家大致估算出全宇宙各類恆星所佔的比例。
目前的資料表明太陽這種黃矮星在全宇宙的主序星階段恆星中佔比3%,但大家千萬不要被這個數字誤導認為太陽不值一提,事實恰恰相反,比太陽更小的紅矮星在宇宙中所佔的比例為82%,也就是說我們的太陽比全宇宙80%以上的恆星都要大。<>
由此可見將太陽比做「小矮人」是不怎麼恰當的,畢竟10顆恆星8顆都要比太陽小,而太陽的「小矮人」也只是相對宇宙中那些藍矮星和藍巨星而已。
其實從生命誕生的層面上來看,質量越大的恆星反而越不適合生存,因為質量大就意味著壽命短且不穩定,而生命尤其是高等智慧生命是需要長時間的穩定才能慢慢進化出來的。
2樓:溫柔的女人
太陽是恆星中最小的小矮人,因為它的體積很小,但是它有發光度,在所有的恆星中,它可以說是最柔弱嬌小的,但是最有能量。
3樓:湛飛語
銀河系中有千億顆恆星,太陽不是其中最小的,比太陽更小的恆星,因為質量太小,表面溫度太低,發出的光不夠,地球上的人是無法有用肉眼目睹的。
4樓:克里斯蒂娜褲子
在浩渺無窮的宇宙之中,被稱作黃矮星的太陽確實算得上是恆星中的「小矮人」了。只不過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依舊是我們當之無愧賴以生存的老大了。
5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不得不說太陽確實是紅星當中的小矮人,因為它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之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如此大的太陽,是由於太陽距離地球的距離非常近而已。
6樓:銀子jj一公尺陽光
太陽是恆星中的「小矮人」,這其實是太陽系中的中心天體,而根據科學家們的控索發現,太陽的質量在恆星中佔有80%這個應該是乙個定律。
太陽系當中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嗎?太陽系中眾多天體為何會受太陽的指揮呢?
7樓:q仔說說車
宇宙中有很多種天體。單行星體方面,從小到大,有小行星、矮行星、行星、褐矮星、恆星等。我們的地球是行星,太陽是恆星,地球繞著太陽轉,根本原因是太陽的質量大於地球的質量。
那麼這些物體都屬於什麼呢?也許有些朋友會說,因為它們發熱發光,但根據事實,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所擁有的物質量不同,具體表現是天體的質量大小不同,而不是天體的特性和所含物質成分的不同。
乙個天體的質量越大,它就越容易吸收氫和氦,這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兩種元素。特別是,氫構成了宇宙中90%以上的元素。這種元素也是讓恆星啟動核聚變的第一種元素。
宇宙中幾乎沒有單一的元素,大多數天體都有各種各樣的元素,小行星因為質量小,連氣體都不能被吸附,星級天體雖然大,但仍然不能點燃內部核聚變,只有星級天體,內部的高溫高壓才能點燃氫的核聚變,並穗讓開始發射光和熱,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內部才能自然地發生核聚變。
那麼乙個物體要變成恆星需要多大的質量呢?根據理論計算和恆星形成模型,只有質量約為太陽質量8%(約為木星質量80倍)的天體,才有引發氫聚變的壓力和內部溫度,這使它們成為恆星中最小的紅矮星。我們的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質量大約是木星的1000倍。
它的內部溫度達到1500萬攝氏度,有帆族燃足夠的高溫和高壓進行氫聚變。它產生的能量通過態虛太陽自身的輻射和對流層向外輻射,使其表面溫度高達約5600攝氏度。
<>但太陽之所以是恆星,根本原因是它的質量足夠大,有足夠多的物質,它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相當於地球質量的33萬倍,木星質量的1000倍,所以太陽是恆星,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它的「貨」!因此,一顆恆星是什麼樣的天體,決定了它有多少物質質量,當它達到一定天體級別所要求的極限時,它就會成為一種天體。但是像白矮星和中子星這樣的東西是由恆星的進化形成的。
8樓:豐富的學習資料
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就是太滑正陽。因為萬有引力棗配,太陽的萬有引力吸引行星圍繞太陽執行。信巖悔 15世紀,牛頓為了解釋「太陽系內的行星為什麼會圍繞太陽旋轉」,所以發現了萬有引力。
9樓:網友
是的,太陽是唯一的恆星。因為太陽可以發散出光和熱。
10樓:諗知諗知
只有太陽。因為太陽擁有巨大的能量,其他的星球都會受到太陽能量的影響。
像太陽這樣龐大的恆星,為何被稱之為黃矮星?
11樓:莉的農村生活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其質量約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是乙個主要有氫元素和少部分氦元素組成的巨大氣體球,其內部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氫核聚變反應,源源不斷的向宇宙空間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能量,我們稱為太陽輻射。
黃矮星太陽。
太陽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保障,是地球能源的主要**,但是你除了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之外,能說出太陽是一顆怎樣的恆星嗎?太陽和其他恆星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方面的問題。
準確的講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屬於主序星範疇,大約還會在主序星行列中待50億年左右。
太陽。恆星是指宇宙中能夠發光發熱的天體,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滿天繁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恆星也是有其生命週期的,從原始星雲,開始不斷積聚,最終形成恆星,然後進入主序星行列,進入能夠穩定發光發熱的階段,此階段恆星主要的成分是氫,發生氫核聚變反應。逐漸的,隨著恆星氫元素的消耗殆盡,就不能繼續維持主序星階段。
恆星演化史。
此時,恆星會向內收縮,內部壓力不斷增大,會重新點燃氦元素髮生核聚變反應,從而體積膨脹,進入紅巨星階段,最終恆星會走向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我們觀察滿天的恆星,他們就會處在恆星發展的不同階段,在二十世紀初,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和美國天文學家羅素分別提出了恆星分佈圖,後來取名為「赫羅圖」。
恆星「赫羅圖」
赫羅圖」是研究恆星演化的重要工具,其中縱座標是光度與絕對星等,而橫座標則是光譜型別及恆星的表面溫度,如果按照恆星的表面溫度和光度兩方面資料,我們把觀察到的恆星畫在該圖上,我們就會發現90%的恆星都會集中在圖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對角線帶狀區域中,天文學家把這乙個條帶稱為主星序,位於該條帶上的恆星稱為主序星。
恆星發展。而紅巨星和白矮星分別位於圖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屬於恆星的老年階段,我們的太陽目前剛好位於主星序帶上,是一顆主序星,一顆恆星能夠在主星序帶上待多少時間,取決於恆星的質量,恆星質量越大,光度越大,能力消耗越快,停留在主序階段的時間就越短。
紅矮星。由於恆星光度不同,主序星會呈現不同的顏色,表面溫度從高到低分別為藍矮星、黃矮星和紅矮星。而太陽的質量在恆星當中屬於中等的,光度也是中等,所以屬於黃矮星,大約能夠在主序帶上待100億年,目前大約已經在主星序上待了45億年左右,太陽還有大約50億年的主序星階段。
我們熟知的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天狼星就是屬於藍矮星。
太陽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嗎?它是不是恆星中的小矮人?
12樓:健美還不朽灬超人
一、太陽的個頭算老幾?
空口無憑,我們來簡單統計下太陽系附近的資料!
上圖是太陽系附近的24顆恆星列表,是不是沒有質量直徑這些引數沒法比較?其實有乙個比較簡單的比較辦法,直接看絕對星等即可,比如:
1、太陽絕對星等為:
2、半人馬座α星a:
3、天狼星絕對星等:
4、南河三a絕對星等:
這幾顆都比太陽的絕對星等要高,而事實上他們都比太陽要大一些,而其他的。
1、最近的比鄰星:等,距離約光年,質量為太陽的。
2、半人馬座α星b,等,距離約光年,直徑為太陽的84%,質量只有太陽的47%
3、巴納德星:等 ,距離約光年,直徑約為太陽的20%,質量約為太陽的15%
從這些恆星的比例中,太陽大約比20(比太陽小)/24(總數)=83%左右的恆星要大!
二、在整個銀河系中太陽大概能排老幾?
整個銀河系大約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太陽大個頭大約要比銀河系中90%的恆星都要大,簡單的說如果按100名排位,那麼太陽是在前十位之內的!為什麼會這樣?
銀河系大約誕生於126±10億年前!應該算是乙個古老的星系,從恆星生命迴圈的角度來考慮,銀河系中越晚形成的恆星金屬丰度將會越高,這很簡單,因為這些恆星誕生於超行星爆發後的星雲,因此就恆星誕生的物質利用率而言,質量是一代不如一代!
作為45億年前誕生的黃矮星,太陽還是一顆中規中矩的恆星,它不是特別大,也沒有特別小,100億年的壽命也足夠生命誕生,對於人類來說,還有大約20-30億年的太陽壽命,後期它將膨脹為一顆紅巨星,這個時間大約會在40-45億年後發生!
三、太陽是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
太陽已經比90%的恆星還要巨大,那麼太陽是不是已經很光榮了?其實並不然,對於生命行星來說,太陽的個頭還是稍微大了一點,因為太大的恆星大家都知道,比如沒遲輪天狼星輻射太強,宜居帶會更遠,而且表面活動比較劇烈,會影響行星上生命的誕生!而過小比如比鄰星也不夠穩定,那麼多大枯信才算穩定呢?
大約是太陽的60%-80%之間,比如距離太陽約12光年的天倉五,日冕層活動非常穩定,未來也不會旦備變成紅巨星(因為幾乎沒有輻射層,內外對流通暢,不會積累氦元素,也不會形成紅巨星),因此太陽系附近真正的宜居恆星是天倉五!
宇宙中比太陽大的天體數不勝數,太陽只是恆星中的「小矮人」嗎?
13樓:數位技術小輝
是的。因為宇宙中的握和物恆星一般都是很大的,而棚毀太陽的體積是恆段液星中非常小的,所以太陽只是恆星中的「小矮人」。
14樓:來戰小生
太陽在眾多恆星中算是小矮人,宇宙中還有很多質量很大,體積很大的恆星存在,數量是數以億顆計量的。
15樓:不著急上課
是的。宇宙是浩瀚無垠的,宇宙當中的恆星是非常多的。太陽只是其中最小的乙個。
16樓:雨柔
太陽的發光發熱不是核聚變,而是引力聚焦所致。
太陽在眾多的恆星中是個怎樣的地位?
17樓:堅強的果丹皮
通過計算機模擬和對其他恆星的觀察,研究人員發現恆星每個表面上的推力和拉力是不相等的。換句話說,在某些區域,氣體雲在拉力的作用下不斷擴散,恆星也不斷變大,而在另一些區域,它充當釋放閥來消除大量的電磁輻射。本質上,低質量恆星使用的相同吸積過程也可以形成高質量恆星。
在某些情況下,人們認為較小的恆星可以在高質量恆星附近形成,並與較大的鄰近恆星碰撞,從而加速恆星的生長過程。
除了太陽是恆星其他的恆星還有嗎,銀河系中除了太陽系還有什麼恆星系
當然有了。我們在晚上看到的星星中,除了寥寥無幾的幾顆行星 月亮和偶然出現的流星 彗星外,全是恆星,而且全是我們銀河系中的恆星。太陽只不過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我們的銀河系就是許許多多的恆星組成的,恆星總數在2000億 4000億顆之間。在宇宙中,像我們銀河系一樣巨大 恆星數量一樣眾多的星系還有許多。...
恆星裡有比太陽更熱更大的天體嗎,宇宙中還有比太陽更熱溫度更高的恆星嗎?
有,而且有很多。在恆星中,太陽只是一顆質量不大 溫度也不高的黃矮星。說 黃 是因為太陽的表面溫度只有不到6000 發出黃色的光。說 矮 是因為太陽的質量不大,在恆星中屬於小個子,是矮子。加熱一塊鐵,隨著溫度的升高,不管它是不是會熔化,只看它的顏色變化,先是發出暗紅色,再是紅色,再是黃色,再是黃白色,...
除了太陽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是什麼
比鄰星。比鄰星距離我們只有4.22光年我們卻看不到,這首先是因為它個頭太小了,它是一顆紅矮星,直徑大約木星的1.5倍,它的質量也大約是木星的150倍。算是人類發現的最小的恆星之一了,因為恆星的最小質量需要達到木星的80倍,我們的太陽是木星的千餘倍,比它大得多。因為個頭太小,比鄰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