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中心的能量,為何要五千萬年才能到達表面?

時間 2025-03-31 10:00:26

1樓:盼盼

太陽內部的能量要達到表面,要經過能量交換和熱交換等等,由於太陽內部的高溫和高引力,作為能量的載體粒子會發生很激烈的碰撞,這樣能量才得以傳遞,只是這一過程很慢很慢,光子在裡面的速度跟蝸牛差不多。

2樓:廖氏彬哥

太陽內部的能量要到達地球表面要經過能量交換和熱交換等等這些,由於太陽內部的高溫作為能量的載體粒子需要發生很激烈的碰撞這樣子能量才能傳遞,這一過程很慢很慢。

3樓:網友

太陽中心的能量簡稱光子,這些能量通過太陽本身是要通過氫原子內部,光子以光的速度撞上氫原子,使氫原子核外電子產身躍遷,從而再向外發射諸多粒子,這一過程中原先的光子就失去了光速,從其他射線中獲得速度,重複這個過程,因為太陽內部大,並且很熱,內部發生上述過程1秒鐘可能發生千萬次,所以光子要從中「跑」出來會受到很多阻礙,耗費時間過多,所以其能量到達表面需要五千萬年的時間啦!

為什麼說地球的能量大多**於太陽?

4樓:網友

(1)白天吸收來自太陽的光能,太陽垂直照射時輻射強度大約是1300瓦每平方公尺,這些能量的大部分被地面和大氣吸收轉變為熱能,還有一些被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以及部分被大氣反射回太空。

2)等到了夜晚時,地球背陽面處於黑暗的星際空間中,星際空間的溫度大約是-270℃,於是地球背陽一面又會向星際空間中輻射能量。

就是這樣一邊吸收太陽能,一邊向宇宙中輻射熱能,有得有失,所以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大致保持不變。

實際上,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並非不變的,因為人類的工業活動,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等等吸熱性強的氣體,這些氣體吸收大量的太陽能,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公升高,造成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的直接結果,就是兩極的冰川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公升,還有在全球地區內,出現適居地帶極冷和極熱天氣的兩極分化現象。

目前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大約是14℃,據氣象學家觀測表明,在過去的100年間,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上公升了大約,海平面上公升公尺,而且未來公升高的速度還會加快。

而且目前我們的太陽,在恆星演化過程中處於主序星的壯年時期,太陽內部溫度逐漸公升高,太陽表面的輻射強度也在增加,大約每10億年增加10%。

所以在遙遠的未來,太陽輻射會逐漸增強,地球的表面溫度也會繼續增加,直到超過生命承受的極限。

5樓:網友

來自地球外部天體的能源(主要是太陽能)人類所需能量的絕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正是各種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在植物體內貯存下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

它們實質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來的太陽能。此外,水能、風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陽能轉換來的。

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 通常指與地球內部的熱能有關的能源和與原子核反應有關的能源。

與地球內部的熱能有關的能源,我們稱之為地熱能。溫泉和火山爆發噴出的岩漿就是地熱的表現。地球可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它是乙個大熱庫。

地殼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層,一般厚度為幾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殼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狀的岩漿,厚度為2900公里。火山爆發一般是這部分岩漿噴出。

地球內部為地核,地核中心溫度為2000度。可見,地球上的地熱資源貯量也很大。

與原子核反應有關的能源正是本書要介紹的核能。原子核的結構發生變化時能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稱為原子核能,簡稱核能,俗稱原子能。它則來自於地殼中儲存的鈾、鈽等發生裂變反應時的核裂變能資源,以及海洋中貯藏的氘、氚、鋰等發生聚變反應時的核聚變能資源。

這些物質在發生原子核反應時釋放出能量。目前核能最大的用途是發電。此外,還可以用作其它型別的動力源、熱源等。

來自星球引力的能量 指由於地球與月球、太陽等天體相互作用的形成的能源。地球、月亮、太陽之間有規律的運動,造成相對位置週期性的變化,它們之間的引力隨之變化使海水漲落而形成潮汐能。與上述二類能源相比,潮汐能的數量很小。

全世界的潮汐能摺合成煤約為每年30億噸,而實際可用的只是淺海區那一部分,每年約可摺合為6000萬噸煤。

6樓:朵朵

這裡的能源,指的是人類所能夠利用的能量**。

目前人類所能利用的能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氣、風力及水力發電的電能、動植物食物、地熱、核能等。除了地熱和核能之外,其它能量**基本都來自於太陽。

人類賴以生存的動植物食物顯然來自於地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固定在植物的有機物中,動物吃植物再將能量轉移到動物體內。石油煤炭天然氣這些物質被認為是動植物經過某種機制經歷一萬年而形成的,所以其蘊含的燃燒能量本質上**於太陽能。

太陽光照射地球,地球表面任何物質都可以吸收其輻射能量,從而提高溫度,造成空氣溫差變化、海洋溫差變化、水分蒸發與凝結,從而形成空氣流動、洋流、降雨等氣候變化。所以,風力、洋流動力、河流水流落差動力等歸根結底都來自於太陽能。

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形成的電能也是來自於太陽能。地球上各種形式的能源都是太陽能通過不同的機制轉化而來的。

7樓:獨一無二的娜娜老師

因為除了太陽以外沒有其他星體可以發光發熱為其他星球提供能量,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地球能量**於太陽最主要的原因了。

8樓:龍之喵喵豬

因為在太陽系中具有發熱現象的星球,只有太陽乙個,地球上的大多數熱能量都是來自太陽。

9樓:龍眼與荔枝

因為太陽光可以幫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是地球上所以的生物賴以生存的最重要能量**(沒有之一),在地球存在前的很久,太陽就已經存在了。

10樓:春風也是有味道的

因為太陽的光和熱魏地吸上的萬物生長帶來了陽光和能量,所以說。地球上的能量大多**於太陽,太陽是萬物生長的源泉。

11樓:張老師說物理

因為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它提供光和熱給力求促進地球上的萬物生長,所以可以這樣說,地球的大多數能量都來自於太陽。

12樓:小洛答疑

因為沒有太陽光整個地球會變成黑暗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無法產生氧氣,農作物無法收穫,沒有光照動物也會生病。

13樓:志在遠方心如願

太陽光和輻射對於地球所有的生物植物都有共存的意義,如果太陽光發生了變化,也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14樓:盛年禎

如果說沒有太陽,植物就不能生長,人們吃的東西就沒有保障,萬物都離不開太陽。

15樓:愛輝葉子

因為地球上的很多能量都是**於太陽輻射,沒有了太陽,地球上也就沒有了很多能量!

16樓:網友

因為太陽可以放中大量的光能和熱能,恰恰地球人最需要的就是光榮和熱鬧,熱能可以給我們帶來溫暖,帶來豐收,帶來希望,而光能可以給我們帶**源不斷的能量和發展,所以說太陽是地球能量源泉。

17樓:開且落兒

因為太陽的能源真的可以轉化成很多的東西,如果沒有太陽的話,我們地圖上也會少很多的東西,所以地球上的能量大多都是源自於太陽的。

18樓:記錄c生活

因為般來說,能量是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轉化,而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就是太陽。

19樓:網友

因為地球的大部分能量都是來自太陽的太陽能轉化的,同樣我們使用的大部分能量也都是太陽能轉化的,所以說地球的能量大多**於太陽。

20樓:網友

地球的能量大多**於太陽,最直接的是太陽能,其它的風能,水能,各種化石能源等都是源自太陽,地球上**不是太陽的能量只有核能,潮汐能等少數幾種。

21樓:依雲小鎮

地球上的能量絕大多數來自於太陽,太陽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傳播到地球,供地球萬物生長所需的能量,沒有太陽也就沒有地球的今天。

22樓:知海致遠

太陽光熱為地球植物提供生長的條件、也為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提供了能量和物質。

23樓:我是狼窩

地球內部能量是沒有爆發的,如爆發人類就滅亡了。所以目前地球表面能量都是外部能量 而離我們最近的能量源只有太陽,且只有太陽的能量能被地球有效接收。。

太陽的能量來自,太陽的能量來源於哪裡?

組成太陽的物質大多是些普通的氣體,其中氫約佔71 氦約佔27 其它元素佔2 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 輻射區和對流區 太陽大氣。太陽的大氣層,像地球的大氣層一樣,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質分成各個圈層,即光球 色球和日冕三層。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表面,是太陽大氣的最底層,溫度約是6000攝氏度。它...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嗎,太陽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根據主流的多維宇宙論來說,不是。一般科學家認為宇宙是有限而無界的 如南北才子所說,是霍金說的 意思就是宇宙是一個閉合的三維空間,如果你把三維抽象成二維,把空間抽象成面,那宇宙就是一個球,你無論往哪個方向走,最終都會回到原點。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你在地球上一樣,假設你真的能走那麼遠的話,那麼無論你往...

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那麼銀河系的中心是什麼

金兆鑫 關於銀河系的中心是什麼這個問題,科學家爭執了近百年的時間。科學家通過射電望遠鏡觀測到,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很強的射電源,它被命名為人馬座a 目前科學家最認同的觀點認為 銀河系的中心是人馬座a 超級黑洞,其質量大約是370萬個太陽的質量,類似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和萬億小行星繞著太陽運轉,銀河系眾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