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性的物質容易相溶

時間 2025-03-13 21:55:14

1樓:柳樹灣笑聲

相似相溶原理 「相似」是指溶質與溶劑在結構上相似;「相溶」是指溶質與溶劑彼此互溶。例如,水分子間有較強的氫鍵,水分子既可以為生成氫鍵提供氫原子,又因其中氧原子上有孤對電子能接受其它分子提供的氫原子,氫鍵是水分子間的主要結合力。所以,凡能為生成氫鍵提供氫或接受氫的溶質分子,均和水「結構相似」。

如roh(醇)、rcooh(羧酸)、r2c=o(酮)、rconh2(醯胺)等,均可通過氫鍵與水結合,在水中有相當的溶解度。當然上述物質中r基團的結構與大小對在水中溶解度也有影響。如醇:

r—oh,隨r基團的增大,分子中非極性的部分增大,這樣與水(極性分子)結構差異增大,所以在水中的溶解度也逐漸下降。

對於氣體和固體溶質來說,「相似相溶」也適用。對於結構相似的一類氣體,沸點愈高,它的分子間力愈大,就愈接近於液體,因此在液體中的溶解度也愈大。如o2的沸點(90k)高於h2的沸點(20 k),所以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於h2的溶解度。

對於結構相似的一類固體溶質,其熔點愈低,則其分子間作用力愈小,也就愈接近於液體,因此在液體中的溶解度也愈大。

具體可以這樣理解:

1.極性溶劑(如水)易溶解極性物質(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的極性物質如強酸等);

2.非極性溶劑(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極性物質(大多數有機物、br2、i2等)

3.含有相同官能團的物質互溶,如水中含羥基(—oh)能溶解含有羥基的醇、酚、羧酸。

另外,極性分子易溶於極性溶劑中,非極性分子易溶於非極性溶劑中。

2樓:網友

相似相容是乙個經驗規則,是從大量試驗結果中總結出來的。

相似相溶原理是指由於極性分子間的電性作用,使得極性分子組成的溶質易溶於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難溶於非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非極性分子組成的溶質易溶於非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難溶於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

3樓:黃道福星

以水為溶劑,溶解包括了溶質在水中的擴散過程和溶質與水分子的結合過程即水合過程。其中擴散過程是物理過程,水合過程就是化學過程。

與水同性的物質,很容易與水分子結合(這跟交朋友是一樣的),而且水合物很穩定,所以就容易溶解。

而與水不同性的物質,不容易與水分子結合而且水合物容易分解,所以就不容易溶解。

什麼物質容易產生靜電,哪些物質容易摩擦產生靜電?

理論上只要摩擦的雙方相比,一方比較容易失去電子,而另一方比較容易得到電子,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摩擦都可產生靜電 因為不同材料得失電子的能力有差異,經過摩擦後,至少表面上一定數量的電子發生轉移.結果使兩個摩擦物一個帶正一個帶負電,當然,有些物質間摩擦後帶電量很小,很難感覺到,只能通過精確測試察知,還有如...

物質的共同性是什麼,共同共有的性質是什麼

物質的共同性是物質存在的四維時空。電子都是朝乙個方向旋轉,其中引力到底是由重力決定的,雷射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傳遞能量到太空,由該空間內全體物質共同形成並且存在其中的物質形態。物質時空的形成是由多重複數的擴充套件形式形成的。其中公共部分時間依然是時間,而兩個獨立分量則分別表示電磁的存在。而公共形式則是物質...

為什麼同性不被允許結婚,為什麼同性不被允許結婚?

自古的傳統倒致,其實同性也可以愛,為什麼就規定了愛情的框框呢,只是不能生育而已呀,但只要雙方兩情相悅,互相愛對方有何不可,我個人極不同意國家這點的迂腐 因為接了婚 晚上舊沒意思了 因為首先這在中國是不符合婚姻法的,其次,中國有句古話叫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在中國傳統還在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今天,尤其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