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主義教育的主要理論與實驗

時間 2025-03-24 16:55:13

進步主義教育的進步主義教育主要觀點

1樓:灰公子

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生觀。進步主義教育協會發布了「改進初等教育七原則」,闡述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觀,認為是兒童而不是傳統的學科內容和價值觀決定學校的課程和活動,強調兒童的自由,強調兒童的創造性,重視培養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的任務就是要根據兒童本能生長的不同階段供給他適當的材料,促進本能的表現與發展。因此,教育應該是主動的,應該與兒童的興趣相聯絡。

以生活為內容的課程觀。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2],生活和經驗是教育的靈魂,離開了生活和經驗就沒有生長,也就沒有教育。學校教育應該利用現有的生活情境作為其主要內容,而不是對既有的由科學知識組成的文理科目的系統學習。

兒童學習的內容應該是兒童自己的活動所形成的直接經驗,在學校課程中,應該把各種活動形式的課程擺在突出的位置上。

以解決問題為方法的教學觀。杜威指出,「教學的過程就是培養思維習慣的過程」,依據思維的順序,教師首先應給學生設定乙個使其感興趣的真實的經驗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內部產生真實的問題,讓學生充分佔有學習資料,觀察問題;最後通過應用來檢驗學習的想法。這種教學步驟以「活動」形式貫穿始終,以兒童的需要為中心。

因此這種教學方法能使學生能動地活動,積極地思考。

淡化權威意識的教師觀。進步主義教育者反對傳統教育中教師所具有的那種專斷性的主導作用,認為那種由上級的權威者把所必須接受的東西傳給下級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體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輸、宣傳。教師的職務僅僅是依據較多的經驗和較成熟的學識來決定怎樣使兒童得到生活的訓練。

因此,在進步主義教育家們看來,教師的「權威」只能體現在他的「經驗」和「學識」上,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傳統教育中教師所具有的權威意識。

強調合作精神的學校觀。進步主義教育者認為,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們合作,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校應該是一種生動的社會生活的真正形式,而不僅僅是學習功課的場所;社會是由一些循著共同的路線、具有共同的目的而活動的個人集聚在一起的。

學校應該採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作業,使兒童通過直接生活進行學習。

進步主義教育的介紹

2樓:lr涫

進步主義教育是20世紀上半期盛行於美國的一種教育哲學思潮,對當時的美國學校教育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起源自反對傳統教育的形式主義。代表人物有帕克爾,杜威等。

主要的理論和方法有前期的帕克的昆西教學法,詹森的有機教育學校,沃特的葛雷制和後期的以兒童中心取向的帕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華虛朋的文納特卡計劃及社會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等。主要觀點有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生觀,以生活為內容的課程觀,以解決問題為方法的教學觀,淡化權威意識的教師觀,強調合作精神的學校觀。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極其思想是美國教育界對美國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的一系列重大變革所引發的挑戰的回應,是現代城市工業文明條件下改革美國教育的一種廣泛努力和改革方面的選擇。

義大利人文主義教育與北歐人文主義教育有什麼不同

人文主義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人文主義是一種哲學理論和一種世界觀。人文主義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 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對人文主義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容忍 無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原則。現代的人文主義開始於啟蒙運動,在啟蒙運動中人文主義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來回答道德問題的答案。在啟蒙...

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如何實現中國化的發展

悠ing悠 不管什麼思想,我們都不能直接的眼運用,也就是說都是需要我們中國化了之後才能沿用而實現中國化的發展。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對他產生影響。 來自海洋館掩映生姿的馬蹄蓮 現在他很多教育思想裡面其實就混合著就是已經滲透著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了呀,他就是在無意中滲透進去,然後再持續發展。 緣來如此吧諶 馬...

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小故事,愛國主義教育故事 3 5分鐘,初一用,是一個主題故事會)

鄭路沿 1.大數學家華羅庚,在 七七 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裡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2.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 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