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是個_小盆友
就高中而言,應該是al類的化合物無誤了。
偏鋁酸鈉(naalo2),加入酸後會產生氫氧化鋁al(oh)3沉澱,繼續加過量的酸,氫氧化鋁al(oh)3沉澱會與所加的酸產生中和反應,生成水(h2o)和可溶性鋁鹽,此時生成的沉澱就又消失了。
舉例:naalo2+hcl+h2o===nacl al(oh)3+3hcl===3h2o+alcl3
以上是加酸的反應,加鹼的如下:
在鋁鹽溶液中加強鹼,必須是強鹼,像氨水這樣的弱鹼不起作用,加了強鹼後,由於在溶液中會有一定的溶解平衡,此平衡中形成沉澱的ph值在鹼性環境中相對較低,因此加了鹼後,由於溶液中的(oh-)濃度會迅速增加,會迅速產生大量al(oh)3沉澱及其他相應的鹽,繼續滴加過量的強鹼溶液,會使得al(oh)3中的al暴露出其擁有非金屬性的特徵,從而使(al3+)離子與鹼性溶液中過量的(oh-)結合轉變為偏鋁酸根(alo2-),則此時溶液中的沉澱又漸漸溶解。
舉例: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2樓:網友
1)可溶性鋁鹽中加強鹼。
少量強鹼 化學方程式 : alcl3 + 3naoh = al(oh)3↓ +3nacl (這裡可以是其它可溶性鋁鹽)
離子方程式: al3+ +3oh- =al(oh)3↓
過量強鹼。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al(oh)3 + oh- =alo2- +2h2o
2)偏鋁酸鹽中加強酸。
少量酸。化學方程式 : naalo2 + hcl + h2o = al(oh)3↓ +nacl
離子方程式: alo2- +h+ +h2o = al(oh)3↓
過量酸:化學方程式: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離子方程式: al(oh)3 + 3h+ =al3+ +3h2o
3)硝酸銀溶液中加入氨水。
少量氨水。化學方程式: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
離子方程式: ag+ +nh3·h2o = agoh↓ +nh4+
過量氨水。化學方程式: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離子方程式: agoh + 2nh3·h2o =[ag(nh3)2]+ oh- +2h2o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該溶液中為什麼一定含有 硫酸根離子,為什麼可能含有
3樓:angeluna菲菲
加入溶液中離子:氫離子、氯離子、鋇離子。
硫酸鋇是難溶白色沉澱,且硫酸鹽只有硫酸鋇難溶。但這無法證明溶液必含硫酸根離子,感覺題目有誤。
某溶液中可能有銀離子,因為鹽酸鹽中只有氯化銀是不溶於鹽酸的白色沉澱。
4樓:東方彼岸漠離
可能有銀離子,但一定有硫酸根離子。
鹽酸酸化後的氯化鋇含h+ ba2+ cl-可以中和oh-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溶液中含有so42-或銀離子中的至少一種。
東方彼岸漠離手打。
5樓:網友
氯化銀也是不溶於酸的白色沉澱。
6樓:網友
誰說一定含有so42-的?
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一樣有白色沉澱,但是硫酸根在**?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生成白色沉澱一定有銀離子嗎
7樓:張三**
是錯誤的。比如原溶液是偏鋁酸鈉溶液的話,加入鹽酸,反應為:
alo2- +h+ +h2o = al(oh)3↓ 白色沉澱。
或者再比如矽酸鈉溶液加入鹽酸,反應為:
sio32- +2h+ =h2sio3↓
類似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反應。所以說,往某溶液中加入鹽酸生成白色沉澱,只能說可能含銀離子,說成「一定含銀離子」,都就錯了。
要證明溶液中有氯離子,是得用銀離子來證明(一般用硝酸銀);
但要證明溶液中有銀離子的話,用鹽酸是不可以的,應該用其他方法。
下列何組溶液加鹽酸全部離子都會形成沉澱
8樓:亞浩科技
更新1:答案是。
鹽酸hcl 含cl- 會與 亞汞hg22+、亞銅cu+、鉛pb2+、銀ag+、鉈tl+ 沉澱 因此 都會沉澱 價電子是說最外層電子的數目 離子的價電子是說失去或得到幾個電子 原子已失去或得到電子形成穩定的離子 正是失去 負是得到 數字代表失去或得到幾個 在國中只能背 1a族 是 1+ 2a族是 2+ 3a族是3+ 4a族不一定 5a族也不一定 6a族是 2- 7a族是1- 先這樣 想知道更多再說吧。
判斷題:當溶液中含有多種離子均可與沉澱劑發生沉澱反應時,溶度積小的對應離子一定先沉澱
9樓:荊綺玉蓋潔
溶解度是100克液體所能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溶度積是沉澱溶解平衡時溶液中離子濃度的積。
如agcl在水中溶度積表示式是c(cl-)*c(ag+)溶度積小不一定先沉澱,誰先沉澱取決於誰的離子濃度先達到溶度積的值。
離子濃度夠大就先沉澱。
在向某酸中加某物質有沉澱時為什麼要先加硝酸酸化?
10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我是數學系的朋友。很榮幸為您解答問題。
2樓說的不全面。
首先解釋:酸化。
酸化:為了排除某酸和某物質不反應,而使得固體顆粒本身是某物質而不是沉澱,所以先加硝酸酸化(稀),加完以後如果有顆粒,證明某物質中有部分成分不與酸反應,去上層清液繼續考察。算話的過程,目的上是排除某物質不與酸放應的可能。
下面解釋,為什麼用稀硝酸酸化,而不用別的酸。
一:稀硝酸中的硝酸根離子是很特別的離子,它與其他任何陽離子發生離子反應,均不存在沉澱。
二:硝酸是強氧化性酸,所以任何還原性大於硝酸根的陰離子如果能與某陽離子產生沉澱,都能與該硝酸根離子化合中的陽離子反應,生成沉澱,不會有任何疏漏。假若使用使用硫酸,那麼假若使用另一種酸,該酸氧化性大於硫酸且能與某物質反應生成沉澱,那麼用硫酸酸化的結果就是,不會產生任何沉澱,那麼就是實驗結果的疏漏了(涉及生成沉澱的條件,和氧化性還原性問題)。
綜上所述,酸化用且只能用硝酸。
11樓:匿名使用者
判斷該沉澱是否溶於酸。
向白色沉澱中加入過量的鹽酸溶液,沉澱部分溶解。 化學方程式
12樓:網友
沉澱部分溶解說明沉澱中一定有不溶於酸的物質(在複分解反應中一般為agcl或baso4)不與鹽酸反應,即沒有化學方程式;
沉澱中一定還有能溶於酸但不溶於水的物質(在複分解反應中一般為難溶於水的鹼或難溶於水的碳酸鹽),反映的離子方程式為oh- +h+ =h20 或 co3²- 2h+ =co2↑ +h2o
化學方程式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希望你能看懂)
13樓:網友
部分溶解說明沉澱是混合物,一種能和鹽酸反應,一種不能或和鹽酸反應又變成沉澱,不知道原題是什麼,一般沉澱是碳酸鋇和硫酸鋇就會這樣。
表示泛指的某人或某物是什麼意思
泛指的意思 問題一 泛指是什麼意思 泛指,意麵上講就是廣泛的代指。寬範圍穗碧的指代。不用於專指某件單個的物體或人。給你弄幾個例子吧。人,這個名詞就是泛指。其中包括男人,女人,年輕人,老人等。國家,這個名詞,也是泛指,其中包括很多國家。還有很多例子,比如 好人 壞膽。掩耳盜鈴 亡羊補牢這些成語,在今天...
為什麼加酸或鹼會抑制水的電離?酸鹼溶液電離出的H 或OH 不會與水電離的OH 或H
h2o 可逆符號 h oh 水電離產生h 或oh 為可逆反應,該反應是一個化學平衡過程,即可逆符號左右兩邊,任何物質的濃度有變化都會影響這個可逆反應的平衡,一般來說,在一定溫度下,純水的濃度是不變的,外加的物質電離出h 或oh 都會使得水的電離反應向左邊進行,即抑制了水解反應。加酸或鹼電離出的h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