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身上起白色泡,就像沾了麵粉。
1樓:網友
鸚鵡魚基本不得別的病 除了鰓的毛病 就是白點 加溫把 30度 老三樣是必須的 值得注意的是乙個問題 不要加溫3天 看到白點下去了 就降溫 實際水中還是有白點的幼蟲的 要想徹底的解決問題最少的加溫 10-15天的 乙個月也就50左右的電費養魚是為了娛樂別為了這點電錢心疼 加鹽配合白點淨效果應該更好 還有乙個要提醒你 如果你的魚以前得過白點 這次是**的話 那3天就看不到效果了 也就是說白點病菌有了耐溫性 所以加溫要徹底 30度10天-15天左右。
2樓:翡文影像
我看你就老三樣最好了。
看來你的水質問題很嚴重,你說水溫比較恆定那你恆定在多少啊?
這個魚病啊不是一天兩天能治好的,治病很慢很多都要半個月以上才能好,是個長期的問題。保持好水質才是關鍵。
藥水少用。
3樓:劍翼風
沒圖不好鑑定。不過你說的病症像是魚蝨子病。可能你買的時候就有這個病了,只是你沒發現,現在嚴重了你才看出來。
治這個病你可以把水產用馬索天稀釋為500~200萬分之一濃度的有效成分量,如春季的平均水溫超過15℃以上時,每隔2個星期給予2~3次,另動物用尼古亨粉末也很有效,並以500~300萬分之一濃度,同樣處理就行了。
4樓:毛蠍是我寶
水有問題,提高溫度,用藥幾天就好。
5樓:毒花花2代
高錳酸甲水泡,每天半小時,三天,泡的時候用牙籤把白色物弄掉。我的魚就是這樣治好的。
鸚鵡魚身上有白泡怎麼辦
6樓:清寧時光
若是鸚鵡魚身上白泡少的話,可能是患了白點病,可以通過公升溫、換水、淡鹽水以及藥物**。期間需要保證乾淨的水質,並對魚缸進行消毒,防止毒菌滋生。若是有整片白泡時,可能是水黴病所致,需要及時隔離,並進行藥浴**。
鸚鵡魚身上的白泡若不是很密集的話,可能是患了白點病,對此,可以將水溫公升高至30度,再換掉舊水的2/3,增加氧量,然後將病魚單獨放在淡鹽水中,並使用專用藥物進行藥物**。
通常鸚鵡魚患白點病,是由於感染寄生蟲或者病菌引起的。因此,需要常換水保持水質,在換水時,可以將魚缸放在陽光下暴曬殺菌,防止寄生蟲、毒菌感染。
若是鸚鵡魚身上白泡多,逐漸形成整片白霜時,可能是患了水黴病。一旦發現生出白霜,即需要立即隔離,以防被傳染,並使用濃鹽水、藥物進行浸泡除霜,建議平時定期給魚缸清潔消毒。
鸚鵡魚身上有白點怎麼辦
7樓:鄉村西施
鸚鵡魚身上出現白點,是因為缸內溫度降低、水質敗壞而患上白點病導致的。發現鸚鵡魚身上出現白點時,最好立馬將溫度提到30度,然後進行換水和下鹽。如果鸚鵡魚身上白點的現象比較嚴重,可以在缸內下藥進行**。
鸚鵡魚的身上出現白點,是因為患上了白點病導致的,一般在缸內溫度降低、水質敗壞,都會使它患上白點病,並逐漸影響到它的狀態。
當發現鸚鵡魚身上出現白點的時候,最好立馬將溫度提高到30度,然後對缸內的水進行置換,並下入少量的鹽進行消毒與**。
如果鸚鵡魚身上的白點情況比較嚴重,還可以在缸內下入高錳酸鉀、孔雀石綠、黃粉等藥物進行**,同時為了避免傳染,還要將它進行隔離。
魚身上長了白色絮狀物,魚身上長了一層白色的絮狀物,這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治療?
外傷感染了,保持水質清潔,也可以用紅藥水或者碘伏擦拭感染部位 回答親 這道題由我來回答,打字需要一點時間,還請您耐心等待一下 你好有時候我們會看見觀賞魚身上出現白色絮狀物,這是魚兒得病了,具體是什麼病導致的,有很多,最常見的一種就是魚類中最常見的病 白點病,俗稱,魚中的感冒,這種病主要是因為水溫變化...
鸚鵡身上長有氣泡?鸚鵡魚身上全是氣泡還掉鱗
導致嗉囊梗塞的原因多種多樣,雛鳥吃下難消化的食物 如暖箱內的墊材 餵食時間不規律 吃下冰冷的食物 在沒有消化上一次的食物之前再餵給新的食物,令到未消化的食物變質等等。還有疾病的原因,如白色念珠菌感染 毛細線蟲感染等。雛鳥在極度興奮 驚恐 掙扎下,也容易令到嗉囊不規則的運動,引致阻塞。食物缺乏 維生素...
烏龜身上長泡怎麼辦,小烏龜身上長了白色的泡泡似的東西,怎麼辦
有可能是痔瘡病 病原為嗜水氣單胞菌點狀亞種,常存在於水中 龜的 腸道等處。水環境良好時,龜為帶茵者,一旦環境汙染,龜體受外傷,病菌大量繁殖,極易引起龜患病。症狀 頸 四肢有一或數個黃豆大小的白色痔瘡,用手擠壓四周,有黃色 白色的豆渣狀內容物。病龜初期尚能進食,逐漸少食,嚴重者停食,反應遲鈍。一般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