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6井獲得工業油流
1樓:中地數媒
在勘探接續區優選鑽探目標,進行井位論證,實施鑽探,方6井實現了外圍盆地25年來油氣勘探的重大突破。方6井的部署是在綜合研究成果基礎上,依據鑽探結果,對依-舒地塹湯原斷陷、方正斷陷油氣成藏條件及其分佈規律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部署在構造圈閉上的工業氣流井和油氣顯示井多分佈在深凹陷的上傾方向和深凹陷處,而遠離生烴凹陷的構造圈閉多沒有顯示,推測深凹陷是油氣聚集的有利地區。通過與莫里青斷陷類比,結合松遼盆地向斜成藏的新理論,堅定了在下凹找油的信心,提出了依-舒地塹由構造型油氣藏勘探轉變為向深凹處及其上傾方向找巖性油氣藏的勘探思路。
在這一勘探思路的指引下,研究確定了依-舒地塹湯原斷陷東部凹陷帶和方正斷陷北部凹陷帶是油氣勘探的有利地區。在**精細構造解釋和巖性**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方正斷陷柞樹崗向斜是實現油氣勘探突破的首選地區,優選目標部署了方6井。方6井在依-舒地塹方正斷陷下白堊統首次見到含油顯示,岩心中見到油浸,油跡,螢光,綜合解釋油層厚度,試油獲日產自然產能,壓裂後獲日產高產工業油流。
方6井的發現是繼海拉爾盆地之後大慶油田勘探史上又一次重大發現,是依-舒地塹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是戰略選區專案首次在陸上油氣勘探獲得的重大發現。方6井的發現展示了大三江探區白堊系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對實現大慶「百年油田」的資源接替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選區專案方6井的發現也是落實溫家寶總理2006年8月10日關於「加強外圍油氣勘探」戰略指示的重要舉措。
滾動勘探開發的開發階段
2樓:飛機
一、滾動勘探階段。
指在複雜斷裂帶發現工業油氣流後,通過進一步的預探工作,確定有利的油氣富集區塊後,落實圈閉,加深地質認識,併力爭獲得高產工業油流。
二、滾動評價階段。
評價井獲工業油氣流之後即進入滾動開發設想階段,主要目標是基本落實儲量並提供可開發的地區,其主要任務包括:1.早期油藏評價2.評價井鑽探3.跟蹤對比和滾動作圖。
三、滾動開發階段。
在第二批評價井鑽探達到預期目的並與原來的認識基本一致時,斷塊即轉入滾動開發階段。這時應以完成上報探明儲量和儘快建成生產能力為目標。
四、全面投入開發繼續滾動階段。
在富集區塊全面投入開發一段時間以後,要針對開發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矛盾,進行再認識,即進行第四次評價。其目的是提高儲量的動用程度和水驅控制程度,改善開發效果,提高油田的採收率。其內容應包括精細的構造描述和儲量復算、注採井網對儲量的控制程度及適應性分析、儲層水淹特徵及剩餘油分佈規律分析、地面管網和工藝技術的調整等多方面。
經過這一輪的評價,就可以編制綜合調整方案。
與蓋層滑脫型變形有關的圈閉
3樓:中地數媒
1.斷展背斜。
東河塘構造(圖4-22)屬此型別。油氣富集於該背斜下石炭統石英砂岩(東河砂岩)中。
圖4-22 東河塘構造帶剖面。
2.低幅度滑脫背斜型。
達里亞構造(c—t)可能屬此型別,其為一海西晚期—印支期形成的沿石炭系下部滑脫的低幅度背斜,石炭系和三疊系總圈閉面積分別為172km2
和50km2
閉合幅度分別為110m和30m,該構造中油氣主要富集於三疊系中,其中達里亞東構造為凝析氣田。石炭系底砂岩(東河砂岩)中亦發現了工業油氣流。
3.滑脫底闢型背斜。
在陵肆英買力低凸起英買1號、2號滑脫-底闢背斜中於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中均見含油氣顯示,並在英買2號構造英買1井、英買7井尺蔽轎中獲得了高產工業油氣流。另外,在這類背斜之上的披覆背斜圈閉內侏羅系中亦見油氣顯示,白堊系底砂岩中獲工業油氣流。
4.披覆-生長背斜。
除上述輪南、桑塔木構造、英買力號構造中生界披覆-生長背斜圈閉外,在雅克拉構造及輪臺構造上亦發育了中生界披覆背斜圈閉,其中,侏羅系(沙井)、白堊系卡普沙良群(沙5井)獲得了高產工業油氣流;晚白堊並敬世—早第三紀庫木格列木群獲得了工業油流(沙3井)。
由以上含油氣圈閉樣式可以看出:①基底捲入型和蓋層滑脫型變形均可造成圈閉,其中前者造成的圈閉有利於形成大型油氣藏,後者圈閉數目多,分佈廣泛,其中一些圈閉與深部基底捲入型構造有關。②圈閉樣式展布與變形樣式展布規律基本一致,即在塔北隆起區以基底捲入型變形造成的圈閉為主,其上可疊加披覆-生長背斜圈閉,而向克拉通內部則以蓋層滑脫型圈閉為主。
垂向上多種油氣圈閉呈「多層樓」式疊置,因而在油氣勘探中應多層系兼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