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為什麼說唐朝首都長安是東西方文明交匯的中心

時間 2022-08-04 22:55:14

1樓:手機使用者

當時唐朝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再加唐朝基本統一全國,沒有像漢朝那樣受匈奴的騷擾,唐太宗的政策開明,被當時其他一些小國家稱天可汗。**的經濟繁榮,政策開明,人口眾多,就像美國一樣

為什麼說唐朝都城長安是一座國際性大都會?答案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的都城長安在當時是國際上少有的大都會之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政治上:貞觀之治後,唐朝處於一個比較安定的時期。政治穩固,社會安定,吏治清廉。**鼓勵工商的政策,稅收政策的放寬等等。這些都為經濟的飛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2.經濟上:唐朝當時的手工業相當發達,尤其以絲綢和瓷器最為著名,經路上、海上兩條「絲綢之路」遠銷歐洲,深的海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長安作為唐朝經濟的中心,各地商賈攜鉅款在長安雲集,「動輒成百上千萬」。

4.文化上:由於政治穩定以及科舉制的不斷完善,出現了大批人才。

《阿波羅遊記》在歐洲廣泛傳播,書中曰:「舉目四望,遍地**...」使得唐朝的聲名遠播。

不少外國商人慕名前來。

5.科技上:唐朝是當時除了阿拉伯商人之外能夠製造大型遠洋商船的少數國家之一;羅盤的發明並使用到航海上,是當時航海界的一項重大突破,極大地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

為什麼說唐朝最大的商業中心是長安?

3樓:獅子座劉治江

長安是國家的中心,說白了有錢人聚集的地方

4樓:懷念過去

唐朝的首都是長安,是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5樓:米蔥兔

唐朝的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與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相互交往。這種交往,很大程度上和絲綢之路有關。

「絲綢之路」是西方人的稱謂。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於公元前後的兩漢時期。它東面的起點是西漢的首都長安和唐的首都長安(今西安)或東漢的首都洛陽。

西漢中期以後,對外**發達起來,自河西走廊經塔里木盆地南北邊緣通向中亞、西亞以及更遠地區的道路,已經暢通。沿著這條道路,運入各種毛織物和其他奢侈品,運出大宗絲織物。

在新疆境內的絲綢之路分為南北兩道;北道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西行逾蔥嶺,南道出陽關,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逾蔥嶺。後來還開闢了天山北麓的絲綢之路,稱為「北新道」。(唐代以後,隨著海運的發展,這條馳名中外的絲綢之路逐漸衰落下去。)

唐朝的首都為什麼是長安

6樓:匿名使用者

長安bai在唐朝以前,是十二朝都城,底du蘊和zhi文化相當深厚,

歷朝dao歷代皇氣駐紮在這裡,是建都最回佳選答擇,就像泰山一樣,由於秦始皇登泰山,所以,歷代皇帝都登泰山,使泰山成為皇權象徵。隋末,天下大亂,只有長安未受破壞,且長安是當時最大城市,隋煬帝修大運河,使長安便於南北,加強**的統治。隋恭帝楊侑禪讓帝位時,就在長安。

所以,長安是必然選擇

7樓:千與千尋

唐朝實行的是兩都制,即東都洛陽西都長安

8樓:lovely燕子親親

這有啥為什麼,歷史就是這樣的

唐朝的都城是哪?

9樓:貞觀之風

唐朝的首都一直是長安(現在的西安),在武則天建立武周的時候遷都洛陽,後來恢復李唐天下,又回遷西安。

武則天以神都洛陽為統治中心將近50年,基本上延續了貞觀之治,併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基礎,被郭沫若稱為「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其影響之深遠,波及當時的朝鮮、日本等國。

唐京師長安城主要由郭城、宮城、皇城等構成。宮城位於郭城北部**,有金碧輝煌的宮殿。皇城接宮城之南,設有**衙署及附屬機構。

郭城內有南北向大街十四條,東西向大街十一條。明德門至皇城正門朱雀門的朱雀大街位於全城中軸線上,道路寬達150餘米以上,被稱為「天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寬的街道。

唐長安城大明宮是唐代長安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最巨集偉的宮殿,也是世界古代史面積最大最雄偉的宮殿建築群,面積為明清北京故宮的4倍多。

10樓:天生玩家酷

唐朝都城是長安!~毋容置疑,關於樓主所說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劇情介紹說唐朝都城是洛陽,是因為後來武則天稱帝遷都洛陽,改國號「唐」為「周」。在當時國號為「周」的人們,並不承認武則天建立的什麼「周」,只當是在唐朝時謀朝篡位的人,在705年唐中宗李顯恢復大唐國號,恢復唐朝舊制,還都長安。

(如果當時的人承認的話,現在的歷史書上會有這個周朝的詳細介紹,以及記錄),又因為唐中宗李顯恢復大唐國號時在洛陽,之後才又遷都到長安!~所以說唐朝有兩個都城!~ 只是洛陽不是李姓唐朝的都城而已!

~個人見解,錯誤之處請指正!~

11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都城是長安。

是在隋朝大興城的基礎上又陸續完善和擴建的。唐長安為三重城,內城二重,包括北部的宮城和南部的皇城,外郭城為一重。外城城周為36·7公里,面積約84平方公里。

內城位於郭城北部正中,宮城中心是皇帝起居和理政之所,兩側東為太子居所——東宮,西為後宮之所——掖庭,又稱「大內」。

12樓:肯德里克卡

李淵於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都,後來又設洛陽為東都。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

通俗地講,唐朝初期西安為首都,洛陽為陪都;西安為政治中心,洛陽為經濟和文化中心;唐中期將政治中心也遷都洛陽。

13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都城是長安和洛陽共有:武則天建立的武周只在洛陽

14樓:匿名使用者

東都洛陽,是隋後期的首都,隋煬帝大業元年(605)營建。城南對伊闕,北據邙山,唐朝時高宗、中宗、睿宗、武則天、玄宗、昭宗、哀帝都洛陽近50年,時稱為東都、神都或東京。城內有隋唐時代面積最大的宮殿群——洛陽宮,和中國歷史上最高大的宮殿建築——永珍神宮。

東都洛陽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東南通江都、太湖、浙江,東北通山東、涿郡,西通關中長安的大運河交通中心。

15樓:匿名使用者

真是服了,影視資料也當真,橫店一年還殺幾億鬼子呢?

16樓:匿名使用者

是長安(今西安),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後,遷都洛陽

為什麼說唐朝是中國最繁華的時期,唐朝為什麼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夢中丨笑醒 實際上北宋才是中國最繁華的時期。為什麼說唐朝是中國最繁華的時期?唐朝為什麼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今宵明月 唐朝是版圖最大的中原王朝,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範圍。唐朝自攻滅東突厥 薛延陀後,天子被塞北各族尊為天可汗 並藉由羈縻制度...

為什麼說唐朝的文學十分開放,為什麼說唐代文學都是在魏晉文學的批判和繼承中走向輝的???

舞煙霜霰 總而言之,就是國力強盛,政治開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 唐朝國力強大,經濟繁榮,中外文化的交融未嘗稍衰,造成一種較為開放的風氣 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到唐代,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唐人在六朝文學的基礎上,合南北文學之兩長,創造了有唐一代輝煌的文學。第一節 開放的文化環境與唐代文學的繁榮 唐朝國力強...

為什麼說唐詩是中國詩歌最輝煌的,為什麼說唐詩是中國詩歌最輝煌的一頁?

唐朝應該是分水嶺吧,也是中國古代最繁華的一個朝代,至於詩歌確實與消遣有關,當然政治也決定文化發展的方向。首先,唐詩數量多 其次,出現了許多的名家 再次,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面廣 第四,藝術流派風格多樣化 第五,詩歌藝術形式的完善 1.主要是因為在唐朝出現了空前的詩歌繁榮景色,再加上當時唐朝的盛世,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