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是農曆7月15,那有沒有上元和下元節啊,都是在什麼時候

時間 2022-06-29 17:45:12

1樓:服氣餐霞

上:正月15

中:七月15

下:十月15

中元、上元、下元節分別是什麼時候?

2樓:╰つ褻瀆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將三官大帝降臨人間的日子,分別稱作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上元節很著名,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在七月十五,很多人也都知道這是鬼節;唯獨下元節,知道的人就少很多,下元節的日子是:農曆十月十五。

學術上普遍的觀點是,三官信仰源於古代對於天、地、水的祭祀。《儀禮》的《覲禮》篇就說:「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

」講的就是祭祀的方法,是火祭。直到東漢時期,張天師將這種方式引入道教科儀,驅災治病。再往後,民間對於三官的信仰,就越來越昌盛了。

神仙過生日,往往是最忙的時候。因為大多數人都會在神仙生日的時候去祈求,久而久之,就逐漸演變成了節日。所以十月十五,水官大帝生日,就成了下元節。

水官大帝,也叫暘谷帝君,傳說中是大禹的化身,估計是從大禹治水那裡來的。神仙體系裡有大帝名號的挺多,但是在凡間真正做過帝王的,其實還真不多,水官大帝可以算一個。

3樓:石器男兒科

鬼月與中元節

農曆七月是民間俗稱的鬼月;鬼月時,在陰間的孤魂野鬼會被放出來,而在陽間的人們則會舉辦一些祭拜的活動來款待他們,讓他們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假期」。尤其是農曆 7/15日,也就是「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好好的祭拜這些從陰間來的好兄弟。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

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4樓:匿名使用者

此三元是為道教之節日,並非什麼普度與救贖!

三是道教非常神聖的數字!中國古代以

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中元為地官,赦罪;下元為水官,解厄。

又稱此三官為「三元大帝」,根據是民間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後東漢張道陵創五斗米教時引入道教,奉為主宰人間禍福的大神。

稱天官的誕生日是正月十五,又為上元節;地官生日是七月十五,故為中元節;又水官誕辰為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可見於《道藏》之《原始天尊說三官寶號》、《三官燈儀》等!

5樓:熱狗已存在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6樓:玲煜

上元、中元、下元分別為天、地、水三官生日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7樓:深綠青藍

中元節是農曆7月15

上元節就是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下元節是農曆10月15

8樓:

中國古代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當道教出現後,所祀奉之神,有天官、地官、水官之分,而天官為上元、地官為中元、水官為下元,他們各有責司,天官為上元賜福日,地官為中元赦罪日,水官則稱下元解厄。

道書中說:凡是這三天,三官都要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有何區別和習俗?

9樓:在梅嶺寫故事的芍藥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是道教中的節日,分別來祭祀中國古代的三官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每個節日祭祀的物件不一樣,習俗也有所不同。

先來說說上元節。上元節是指農曆正月十五那一天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的意思代表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這一天是天官大帝誕辰。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熱熱鬧鬧。大部分地區元宵節習俗有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還有擂鼓、舞龍、舞獅等活動,熱鬧異常。

此外,在古代,漢族人還有在元宵節偷菜求子、偷菜求婿的習俗。

中元節,則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 俗稱七月半。中元節是祭祀地官誕辰的節日。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

中元節是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鬼節當日,家家上墳掃墓,祭拜祖先。各大道觀在這一天舉行法事,希望能超度減輕亡魂身上的罪孽。

下元節指農曆十月十五那日,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該節日則是祭祀水官誕辰。相較於上元節和中元節,下元節有些漸漸被遺忘。

下元節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在祭拜中要焚「金銀包」,叩拜後焚化。下元節時贈送親友的禮品為家中做的餈粑或蒸麻腐包子等,尤其是探望病人時帶著餈粑等禮品可以為其舒緩困厄。

10樓:創作者

1、時間不同

上元節也就說的是我們的農曆正月十五也被我們稱為元宵節。我們常說的上元佳節,也就是那麼它是中國傳統的節日;

中元節指的,也就是每年的七月十五。但是他說的是陰曆十五。那麼中元節是道教的一個說法。說的是地官的贖罪日。

下元節就是我們的農曆十五日,被稱為是下元日。這一天也就是人們祭祀先人的時候。

2、傳統習俗不同

中國傳統的上元節也就是從秦朝的時候就有了。那麼在春節之後,正月十五又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在這個日子裡,大家一起吃元宵,還有賞花燈,並且猜猜燈謎都是元宵節的民間習俗。

中元節在這一天的時候,人們都會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祖。和清明節上墳是一樣的,那麼在。之後地方官府還會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

第四,陣亡的軍事。在中元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焚燒大量的紙錢,為人們進行超度。

下元節不管是出門在外還是在家的子孫後代,都會給先人上墳。

11樓:雅澤美食大世界

中元節是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上元節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下元節是每年的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12樓:

上元節是正月15,就是熟知的元宵節,這時我們會吃湯圓,逛花街,看花燈等等,中元節呢就是農曆的七月14,就是常說的鬼節,我們廣東會殺雞拜神,吃湯粉等。下元節十月農曆的十月15,我們家那邊就不怎麼過這個節,就簡單地上個香吧!

13樓:茹菓

正月十五是上元,七月十五是中原,十月十五是下元。上元是元宵節,元宵節,放孔明燈,猜燈謎等,中元是慶豐收秋嘗祭先人,放河燈,燒紙錢等,下元也同樣是祭祖,主要就是慶五穀。

14樓:紛飛燕的老巢

這三個節日的區別是時間不同,上元節是正月十五,習俗是看花燈,吃湯圓。中元節是七月十五,習俗祭祀先祖。下元節是十月十五,習俗是為先祖供奉冬衣。

15樓:食蟲國

簡單來說,上元節團聚,中元節祭人,下元節祭神。上元就是讓你珍惜在世的人,中元去緬懷一下過世的人,大街上燒紙的很常見,下元現在很過了,或和中元一起,也是燒紙,信的人很少。

16樓:瓶邪王道

首先時間就不一樣,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上元就是元宵節,猜燈謎,看花燈。中元節是鬼節,下元節是道教的節日。

17樓:11的曼曼最可愛

它們的區別在於每個節日的時間不一樣,在上元節祭祀就是天官,而在中元節祭祀就是地官,而下元節祭祀水官。

18樓:叮叮入

上元節指的是元宵節,這一天人們要吃湯圓兒。元節指的是鬼節,那天要給去世老人們燒紙。下元節指的是十月十五這一天,這是人們秋收祭祖的節日。

19樓:檸檬玖柒

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而中元節也就是鬼節是個祭拜的日子,下元節呢也就是一個民間傳統節日,是消災的日子。

20樓:丁丁

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又稱為元宵節。吃元宵,猜燈謎等。七月半稱為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天人們要祭拜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農曆的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

21樓:不過爾爾

上元節指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有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的習俗。中元節指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有上墳祭祖的習俗。下元節指農曆十月十五,習俗也是祭拜祖先。

22樓:

上元節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元宵節,中元節則是民間俗稱的鬼節,這一天要祭拜和供奉逝去的親人,農曆的十月十五就是下元節,也要祭拜祖先。

中元節是鬼節,那麼上元節和下元節是什麼節?

23樓:小入戲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農曆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24樓:

上元節:上元節即元宵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

五、七月十

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25樓:雲誰思之

上元節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祭祀祖先。

拓展資料:

上元節/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23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下元節

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

五、七月十

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

中元節是在農曆哪一天,中元節是哪一天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七月半 原是古代祭祖的民間節日,稱為 中秋 起源於東漢後期的道教。中元節俗稱鬼節,石鼓,七月半,佛誕稱為蘭盆節。除夕 清明節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祖節日,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燃放河燈和焚燒紙錠的習俗。中元節的習俗。中元節的主要民俗有 放河燈 祭祖 燒街...

鬼節是農曆幾月幾日,中元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是鬼節,今年是9月3日星期四。中元節是農曆幾月幾日?中元節是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 施孤 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 清明節 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 焚紙錠的習俗。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

農曆7月15日也就是陽曆8月28號是中元節,,中元節是什麼意思

基泥太妹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是中國鬼節 正名 盂蘭節 相傳農曆七月是 鬼月 七月初一是 鬼門關 大開的日子,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關閉這段日子裡,陰間的無主孤魂都會湧到陽間,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裡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 普渡 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們為禍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