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聲字的由來入聲字在格律詩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樣學入聲字怎樣查詢入聲字

時間 2021-09-01 18:51:18

1樓:匿名使用者

不必,平時留意,寫時檢查。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應按普通話的讀音。

請教近體詩中的平仄知識

3樓:燕郢

你這兩首詩裡,第二首合乎格律,不僅平仄上把握得恰當,用韻也做得不錯,首句韻腳用「上平十五刪」,第

二、第四句韻腳用「上平十四寒」,符合宋以來不少格律詩首句採用臨韻入律的特點(「孤雁出群格」)。

押韻的話我還是支援採用《平水韻》,畢竟它是我們的文化遺產。有人說現今普通話中入聲字消失了,所以就應該編訂新的韻書,實則不然。從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可以看出,至少在元代北方地區的語言中就已經沒有入聲字了,但有入聲字的舊韻書還是這麼平平穩穩地又被使用了三個朝代,足以說明它的價值所在。

使用一種跨越古今、兼顧南北的語音體系,我個人認為要比普通話一家獨大要好得多。

補充:平仄用韻上,近體詩應用《平水韻》,詞宜參考清代戈載所編的《詞林正韻》;如果要選擇用今音的話,可以使用《中華新韻》(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古體詩不講求平仄,用韻上也可以比《平水韻》稍寬泛些,但也不能想當然,哪些韻部適宜合用可以參考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的歸納。

總之現代人寫詩還是以用《平水韻》者為多,這一點你應該認識到,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寫近體詩當然要用(古)漢語的平仄 而不是普通話所謂的平仄

入聲字的問題可能對北方朋友有點困難,對南方人來說基本不是問題,南方話多數都有入聲。

古代的 一 是入聲字嗎

cx只愛長安某 是的。古代漢字也分四聲,即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但那時的平聲,包括了現代普通話四聲的陰平和陽平 即第 一 二聲 從平仄上歸類,則把陰平 陽平 現代普通話的第一 二聲 統稱為平聲 把上聲 去聲 現代普通話的第三 第四聲 和入聲統稱為仄聲。現在各地的漢語方言,幾乎沒有一處的聲調系統與唐...

下列哪個漢字在古代是入聲字 秋月花春

無淪才凋 春花秋月,月在古代是入聲字。我不會,但老師打的勾。我想的是,春花秋都是第一聲,就月第三聲。具體不清楚,也懶得複製貼上幾百字,一副知識淵博的樣子。結果答案都沒有,傻子偷女衣 裝他? 太帥了 1 現代詩詞 現古入聲字全部算仄聲。2 古入聲字 古代漢語中的發音聲調,現代漢語北方官話已經基本消失。...

徐字的來歷,徐字的由來?

一 造字本義 動詞,且住且行,旅程從容。文言版 說文解字 徐,安行也。從彳,餘聲。白話版 說文解字 徐,安穩緩行。字形採用 彳 作邊旁,採用 餘 作聲旁。二 釋義 1 緩慢 徐步。清風徐來。不徐不疾。2 姓。3 古州名。古徐州的簡稱,古九州之一。古徐州約在今江蘇 山東 安徽的部分地區。漢以後各代皆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