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中餐桌禮儀為什麼第一道菜不能上魚

時間 2021-08-30 09:36:11

1樓:

魚所代表的意思是”年年有餘“,如果魚作為第一道菜,就表示”把餘下的東西都吃光了“,日子會很窮苦。

中式餐桌禮儀:

1、尊者坐上座,卑者坐下首;長者坐上座,幼者坐下首;師長坐上座,學生坐下首。坐方桌子時,尊長坐在方桌靠屋裡的短邊,其他人依尊卑長幼輩分排列落座。

2、右手拿著茶壺時,左手要按住茶壺蓋,表示對他人的尊敬與自己穩重。

3、不能把長短不一的筷子擺在桌上。過去的棺材前後兩邊是短木板,兩邊加底是三塊長木板,稱為"三長兩短"。所以擺筷子最忌諱三長兩短。

4、舔筷子、嘬筷子、或者"索勒"筷子都是相當不禮貌的。如果邊索勒邊發出聲音,那麼就會讓人覺得少家教。

5、菜很豐盛時,一般人們都只吃離自己最近的一盤菜。舉起筷子在桌上亂轉,不知吃那盤菜好,這樣一般會被認為沒有家教。

6、不要拿著筷子在一盤菜裡上下"扒拉",找自己愛吃的。這種做法會被人認為沒有家教。

中國傳統禮儀中餐桌禮儀為什麼第一道菜不能上魚?

2樓:

魚所代表的意思是”年年有餘“,如果魚作為第一道菜,就表示”把餘下的東西都吃光了“,日子會很窮苦。

中式餐桌禮儀:

1、尊者坐上座,卑者坐下首;長者坐上座,幼者坐下首;師長坐上座,學生坐下首。坐方桌子時,尊長坐在方桌靠屋裡的短邊,其他人依尊卑長幼輩分排列落座。

2、右手拿著茶壺時,左手要按住茶壺蓋,表示對他人的尊敬與自己穩重。

3、不能把長短不一的筷子擺在桌上。過去的棺材前後兩邊是短木板,兩邊加底是三塊長木板,稱為"三長兩短"。所以擺筷子最忌諱三長兩短。

4、舔筷子、嘬筷子、或者"索勒"筷子都是相當不禮貌的。如果邊索勒邊發出聲音,那麼就會讓人覺得少家教。

5、菜很豐盛時,一般人們都只吃離自己最近的一盤菜。舉起筷子在桌上亂轉,不知吃那盤菜好,這樣一般會被認為沒有家教。

6、不要拿著筷子在一盤菜裡上下"扒拉",找自己愛吃的。這種做法會被人認為沒有家教。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和中國人的傳統有關,【餐桌上的魚“通”年年有餘的“餘”】如果先上魚會把魚吃光的。把餘下的東西都吃光了還怎麼過日子啊?所以魚是最後一個上的菜,最後上基本都酒足飯飽吃不下了。

會把魚剩下******這就是老人們常說的“頓頓有餘” 、、、“年年有餘”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六”通 “流、溜”在中國 【流了】【溜了】都是【沒有】的近義所以第六道菜也不上魚。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老一背就說張 口雞閉口魚,上魚就代表是最後一道菜了!

為什麼魚不能作為第一道菜上桌呢?

6樓:

魚是吃飯的高潮,不可先端,它意味著年年有魚,魚頭、魚尾對著誰,誰要喝酒。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中國的傳統是先上簡單的喝酒菜,那就是冷盤。在一個就是俗話說的“千燉豆腐萬燉魚”所以魚要最後在上了。。

8樓:大娘餅

因為“魚”和“雨”諧音如果作為第一道菜上,那是對客人的不尊

9樓:

沒聽說過有這種說法,不過我以後會注意的!

10樓:任梓晴

有這樣的說法嗎?我從來沒有聽過

為什麼上菜時第一道菜不能上魚

11樓:堅強的理優

這個就是很老的時候的一個規矩

因為魚一般是宴會上面的壓軸菜 最後才上的

不過現在這樣的規矩已經很淡化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各地方不一樣,我們這裡就沒有這種說法

13樓:俺用左手

這個好像只是某一個地方的說法,不要太拘泥,你去魚館吃飯,全是魚怎麼辦?

14樓:尹廣永

一般規矩是雞頭魚尾應先上雞肉後才上魚肉的。

上了魚就意味菜已經上齊了。

為什麼長沙人吃飯,第六個菜不能上魚?

15樓:群星獨者

因為在長沙第六道菜上魚,是趕客的意思,這屬於長沙的一種餐桌禮儀。

以前長沙人因為經濟困窘,擺宴席的時候一般菜不過五碗,第六碗就上魚,暗示人們不要再伸筷,“魚到酒止”,盡歡而散席。

如果是在飯店吃飯的話,第六道菜上的魚,那這餐飯就可以不給錢或者“呷完掀桌子”。

在中國各地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餐桌禮儀,需要入鄉隨俗,尊重各地的餐桌禮儀與餐桌文化。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進食的時候講究很多,例如坐次,女子不上席,吃飯不能說話等等。幾乎中國古人對吃飯的每一個細節都作了要求。某些規矩是出於禮貌和身份,也就是古人說的“尊品”;有一些規矩源自習俗;還有一些規矩是對人們不必要的約束。

比較常見的有不能玩筷子(或牙籤),因為擺筷子玩有些像算八卦。別人會認為你擺不吉利的掛害人;不能叼著筷子的一頭走路,這樣很危險,如果摔跤會要命的。所以這種做法也被禁止;不能拿筷子當牙籤使等等。

16樓:葉崗

原因:說法1:

長沙舊時民間擺宴席,因為經濟困窘,菜不過五碗,第六碗就上魚,於是人們不再伸筷,所謂“魚到酒止”,盡歡而散席。再有餘興,也正如“落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特別有錢者當然不在這第六道菜出魚之列。

所以第六道菜上魚是宴席結束的意思,現在當然已經沒有這種說法了說法2:

長沙話中,“六”是“傻”的意思,“魚”又與“愚”同音。所以誰腦殼不靈泛,就會被罵“出魚”、或者講“六碗菜出魚”。這第六道菜不能上魚的忌諱,做餐飲的人都知道。

上菜其他注意:

第一個菜不能是小菜

最後一個菜不能是蛋

第6個菜不能上魚說法

17樓:

有第一個菜不能是小菜

最後一個菜不能是蛋

第6個菜確實不能上魚

說法1長沙舊時民間擺宴席,因為經濟困窘,菜不過五碗,第六碗就上魚,於是人們不再伸筷,所謂“魚到酒止”,盡歡而散席。再有餘興,也正如“落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特別有錢者當然不在這第六道菜出魚之列。

所以第六道菜上魚是宴席結束的意思,現在當然已經沒有這種說法了說法2長沙話中,“六”是“傻”的意思,“魚”又與“愚”同音。所以誰腦殼不靈泛,就會被罵“出魚”、或者講“六碗菜出魚”。這第六道菜不能上魚的忌諱,做餐飲的人都知道。

18樓:

第六道菜 出魚=出寶 長沙話“出寶”有罵人的意思,對客人不敬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些個陋習,現代人早忘了

20樓:匿名使用者

沒聽說過··倒是長見識了

長沙習俗,第6道菜不能上魚,是怎麼來的?

21樓:匿名使用者

長沙舊時民間擺宴席,因為經濟困窘,菜不過五碗,第六碗就上魚,於是人們不再伸筷,所謂“魚到酒止”,盡歡而散席。再有餘興,也正如“落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特別有錢者當然不在這第六道菜出魚之列。

所以第六道菜上魚是宴席結束的意思

22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長沙的風俗,在第1道、第6道菜上魚是打發叫花子的意思。

為什麼長沙人吃飯第6道菜不可以上魚,是什麼典故?有什麼含義嗎?

23樓:我來跟你談談情

上菜應該先上主菜、大菜,再上小菜和糕點,但第一道、第六道和最後一道菜不能上魚。長沙舊時民間擺宴席,因為經濟困窘,菜不過五碗,第六碗就上魚,暗示人們不要再伸筷,“魚到酒止”,盡歡而散席。

另外,如果遇到只有兩個人用餐的情況,不能點五個菜。“傳說有個大方的地主請乞丐吃飯,吃了五個菜,所以吃五個菜有招待乞丐的意思。”酒店怕客人有這方面的忌諱,所以遇到客人點五個菜時,店員一般會善意地提醒,“建議客人減一個菜或者加一個冷盤。

擴充套件資料

長沙境內主要以湘菜為主,湘菜源遠流長,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其著名詩篇《招魂》中,就記載了湖南的許多菜餚。西漢時期,湖南的菜餚品種就達109個,烹調方法也有九大類。六朝以後,湖南的飲食文化豐富與活躍。

明、清兩代,是湘菜發展的**時期,湘菜的獨特風格基本定局。清朝末葉,在長沙先後出現了軒幫和堂幫兩種湘菜館。**初年,出現了著名的戴(楊明)派、盛(善齋)派、肖(麓鬆)派和祖庵派等多種流派,奠定了湘菜的歷史地位。

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得到更好發展。

長沙小吃主要有:口味蝦、長沙臭豆腐、糖油粑粑、黃鴨叫、德園包子、麻辣子雞、楊裕興等。

24樓:匿名使用者

長沙舊時民間擺宴席,因為經濟困窘,菜不過五碗,第六碗就上魚,於是人們不再伸筷,所謂“魚到酒止”,盡歡而散席。再有餘興,也正如“落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特別有錢者當然不在這第六道菜出魚之列。

所以第六道菜上魚是宴席結束的意思,現在當然已經沒有這種說法了

25樓:匿名使用者

原來是這樣啊,呵呵,有學問啊佩服。

26樓:匿名使用者

對不起哦,我不太清楚

27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原來是這樣啊,真有學問。佩服

中國傳統禮儀中餐桌禮儀為什麼第一道菜不能上魚?

28樓:雪清魂夢靜淵

“餘”找個吉利唄,一般都是最後上這個的。。。

29樓:l娃娃

因為按照中國南方來講。先上湯在上菜最後上主食和甜點

中國傳統禮儀有哪些?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有哪些

你好!你所說的傳統禮儀是指哪一型別的,哪一方面的?提問。關於禮儀方面的型別都可以。傳統禮儀包含的很多,有傳統服裝型別,有文化涵養類,人文素質類,等等。包含的概念非常多。這個你最好要明確是需要哪一方面的才好找相對應的產品。提問。傳統服飾類。傳統服飾類現在一般都是漢服文化和旗袍文化。你只要查查 有價效比...

國人禮儀素質之我見,中國傳統禮儀之我見作文800字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在現代社會越來越被演化為素質的代名詞,所以如何體現國人的素質,如何讓國人的素質提高,對未來國人素質高與低的一個社會場景的暢想等等這些都是可以作為文章的一個個亮點的。還有就是一個人的素質高低還是要從教育說起,一個人的父母給予的教育是一部分,還有就是學校的教育,學校的教...

吃飯為什麼第一道菜不能上豆腐,中國傳統中餐桌禮儀為什麼第一道菜不能上魚?

豆腐及豆腐製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於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效價較高。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 胃 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 生津潤燥 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 赤眼 消喝 解硫磺 燒酒毒等。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