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空相是什麼意思,心經中 是諸法空相 的意思 是什麼

時間 2021-05-04 18:14:09

1樓:隱墨出琛瑞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諸法空相指的就是上面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是諸法真實的相狀,或者狀態。

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都沒有自性,無自性故空。一切法的狀態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狀態,是一切諸法的原態,本來面目。

不隨諸法之生而生,也不隨諸法之滅而滅,所以是「不生不滅」。不因為修行,斷除了煩惱,諸法的空相就變得乾淨了。也不是說心中有煩惱、苦惱,諸法的空相就垢染。

諸法空相不隨心淨而淨,不隨垢染而垢,所以叫做「不垢不淨」。不因為是聖者,空相會增加,也不因為是凡夫,空相會減少。這就是「不增不減」。

空相即實相,這個東西很奇妙,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片刻也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隨時都在接觸它,隨時都處在諸法空相當中,只是我們有迷惑,不能同歸,不能認同。

這裡所指的諸法,既包括前面所講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也包括下面所講的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四諦、十二因緣,菩薩的智與得,都在一切諸法之內。既然是諸法,有為、無為、淨法、染法都包括在其中。我們人類只是諸法中的一法而已;我們每個個體生命,也是諸法中的一法;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情與無情,都是一法,都在諸法之中,其原態與空相都是一致的。

山河大地,宇宙空間,其空相不因其大而大;一粒沙子,一棵小草,其空相不因其小而小。

這個諸法空相,不可思不可議,不是有相不是無相,不是生相不是滅相,一切二元對立的東西都超越了,包括超越本身也超越了,那就是究竟涅槃。

2樓:

「佛法」所說的「空」,是「不壞諸法之相」而說「諸法之相」是「空無自性」之「空性假相」;亦即是說「諸法空性」之「空」。「諸法之相」,「實際」是「空性之假相」,即是「諸法實相」;即所謂的「諸法空相」、或「諸法空性」、或「諸法皆空」。

「諸法皆空」不是佛法所創,是 「一切萬法的真實相」;是「釋迦牟尼佛」所「發現」的真理,不管「釋迦牟尼佛」有沒有「發」現,這個真理,無始無終,不生不滅,常住存在。

「佛法」所說的「空」的「真實義」,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空」,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空」,是「即空即有」的「空」,是「非空非有」的「空」,是「真空妙有的」的「空」;亦即是《心經》中所云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佛法」的「真實空義」,名為「第一義空」,亦名「究竟空」、「中道實相」。

「佛法」所說的「空」不是「凡夫眾生」所執著的「什麼都沒有」而「與有相對」的「斷滅空」;也不是「如同虛空」而「與有形有色的物質相對」的「頑空」;也不是「小乘人」所執著的「偏真」之「偏空」。

若能了悟「第一義空」,即能了悟「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非空非有」之「中道實相」,即能「破無明」,破「我法二」執,止息「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斷除「貪嗔痴等諸煩惱」;即得「解脫」身心世界一切生滅萬法的拘束,「解脫」生死的繫縛,而得「大自在之寂滅妙樂」。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之「空」:謂一切萬法,皆是因緣所生法,皆「空無自」性,當體即空,故曰「空」。此空「不壞一切法」之「法相」,而是說「一切法」之「生滅相」,空無自體性,都是「眾緣聚合與離散」之「假象」,「聚合」即「似有生相」,「離散」即「似有滅相」;實際,則「無生亦無滅」,生相、滅相,都是「空無自體」之「幻相」。

是故,萬法緣起故性空,性空故緣起萬法;故曰「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謂一切萬法,皆是因緣所生法,雖然即空無自體,雖然皆當體即空,但不無「宛然存在」之「幻生、幻滅之假相」故,空而不空;雖宛然存在,但確實因緣所生,空無實體故,有而非有,即不空而空。故曰:

一切萬法「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即空即假」之「空」:謂一切萬法,皆是因緣所生法,皆空無自體,當體即空;一切萬法雖當體即空,但不無空無自體之假相,故當體即假。故曰:一切萬法「即空即假」。

非空非有:謂一切萬法,皆是因緣所生法,皆空無自體,當體即空,有而非有,故「非有」;一切萬法雖當體即空,但不無空無自體之假相,非有而有,故「非空」。故曰:一切萬法「非有非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名「色空不二」、亦名「空有不二」。即謂一切萬法緣起性空故,色當體即是空,色空不離,色空不二,如水與波,離水無波、離波無水,水波不二;非是色以外有空,亦非空外有色;是色當體即是空,空當體即是色;故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畢竟空:謂「諸法皆空,空亦是空,皆無可得」,是名「畢竟空」。亦名「第一義空」。

阿彌陀佛!

3樓:

空相:眾生聽佛說空,又執著於空,佛又說空也不可得,因而說非空非有,是空是有中道實相之法。眾生聽佛如是說之後,又執著非空非有、是空是有中道實相之法,佛又慈悲眾生說中道亦不可得。

如是不斷破除眾生對一切諸法的執著,令大地一切眾生,得證無上究竟菩提,是名畢竟空。

心經中 是諸法空相 的意思 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摘點法師的講解師兄參考一下!

圓瑛法師 心經講義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重呼舍利子而告者,要徹底領悟實相般若也。『是諸法空相』一句,承上是五蘊諸法之中,真空實相,本無生滅垢淨增減。真空實相,即自心真如之理。

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無相之相,即是真空實相。實相無相,則不落有邊。實相無無相,則不落空邊。

既非有非空,安有生滅、垢淨、增減諸相可得哉!

此中意旨,只恐執迷之人,謂此五蘊空相,從觀照生。故示之曰:是五蘊諸法,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本來如是;非由觀力,另有實相生,而五蘊滅;以五蘊本自不生不滅。

又恐迷者,謂此五蘊空相,隨凡夫染緣則垢,隨聖人淨緣則淨。故示之曰:是五蘊諸法,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既無凡聖之分,安有垢淨之別?以五蘊本自不垢不淨。

又恐迷者,謂此五蘊空相,凡夫迷,則生死浩然為增,德相隱覆為減。聖人悟,則照用無盡為增,惑業消亡為減。故示之曰:

是五蘊諸法,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既無迷悟之殊,豈有增減之異?以五蘊本自不增不減。此特向五蘊發明,以顯法體也。

更當借喻以明之:實相如摩尼珠體,五蘊如珠所現五色;珠體能現五色,性本真空,其色之現也不生,其色之去也不滅;又如映現汙泥而不垢,映現清水而不淨,映現萬眾而不增,映現一身而不減。任從萬變紛紜,體本如如不動,何有生滅垢淨增減之可言。

二顯法體竟。

斌宗法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釋

【分釋】上文指示色空不二的道理是遣除諸執,今更進一步直顯諸法性體;故重呼舍利子而告之曰:是諸法空相『是』作此字解,乃指法詞。『諸法』即前五蘊,及後之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等。

『空相』就是真空實相;意謂此色受想行識的五蘊等諸法,皆是真如緣起的一種現象,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故曰是諸法空相。

5樓:馮先生

諸法空相的解釋,關鍵是「空」字,「空」就是變化無常,不是恆常不變的。諸法空相就是任何現象都是變化無常的,不是恆常不變的。

6樓:笑呵呵笑呵呵

就是各種法門都是空的。為什麼呢?因為宇宙世界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心經講的是無為法,暫時不理解是正常的,要充許自已的修行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只要你堅持每天都讀心108遍的整數倍,持之以恆,形成習慣,久而久之,就算是修行心經法門了,當讀心經的功德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後,就會突然開悟了,明白一切了。讀明白心經,就算是開悟了,然後再按照心經教的法門去修,就很不簡單了,呵呵。

7樓:參我悟我不得我

我很喜歡看到這樣的問題

不管我說的對不對 我也都想說兩句

我我我…………………………

《心經》中舍利子,是諸法空相,這句中的「是」怎麼翻譯,在這句中是什麼意思?

8樓:一身三影

「是」作「此」字解。「相」字含有表徵、特徵、狀況、標幟、性質之義。

「是諸法空相」可解作此諸法的空性的特徵。

祝吉祥如意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9樓:匿名使用者

是諸法空相 = 諸法是空相 = 一切五蘊 (眼所看, 耳所聽, ...) 都是 空相

10樓:酒道無為

「是」應該只作為一個助詞吧,個人認為看經典何必咬文嚼字,重在意念,呵呵。

「舍利子」為釋迦牟尼佛佛十大**之一:舍利弗。在佛**中,「智慧第一」。

《心經》為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為舍利宣說,故菩薩在心經中常說「舍利子,......」,如同《阿彌陀經》中,佛常說「舍利弗,......」。

而觀世音菩薩說「舍利子」而不說「舍利弗」,乃因菩薩尊稱對方。

諸法空相,這個意思嘛,比如一個方法, 不會是適合所有情景問題的方法,,而是針對具體問題的具體方法。 離了具體的情景, 談論方法就沒有意義。

斷一下句: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諸法是世間萬法,世間萬有之意。空相即空性。空性是一切法之本性,自性,也是一切法的平等性。

世間萬有之相都因真如隨緣而生,萬事萬物都是真如本體所顯。因此,萬物即真如,所以說諸法空相。諸法空相是對「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一個總結。

「諸法空相」這四個字是心經的主體。世間萬法包括我們都是有其名而無其實,都是真如所顯的妙用。既然諸法為空相,因此,本無生滅、增減,垢淨可言。

生滅、增減、垢淨都是相對的,都不恆久,都是虛假的。如《道德經》中「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生滅、垢淨、增減是相對的,只要是相對的物質就不是永恆的,就是虛假的。

《心經》的此段內容告訴我們相對的世界也是空相。

觀空亦空,無無既無。祝道友六時吉祥,法喜充滿。

《心經》裡面為什麼是諸法空相而不是諸法空性

空性常常令人生起斷空見,所謂諸法空相也意味著連空都是一種相。楞嚴經也講過,耳聞動靜二塵皆是塵相。按照中國人的思維,只要理解成 陽是一種相陰也是一種相 就明白了。有就像陽,空就像陰。陽是一種相,陰也是一種相。所以說諸法空相。 諸法空相,等於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萬法皆空,惟有因果不空 故不說空性。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