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內有什麼建築物,頤和園內有什麼建築物

時間 2021-09-20 13:02:22

1樓: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水面佔全園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國園林藝術的精華,構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長達728米的長廊,長廊和廊中的繪畫本身就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另外她還起到了將園內各個景點有機地聯絡起來的作用,烘托出園林整體的美。

再一個設計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橋。西堤本是一條不寬的堤岸,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可是設計者偏要將平坦的堤岸人為地斷開,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橋」,形成優美的「六橋煙柳」,景色絲毫不亞於杭州西湖的蘇堤,六座橋中最美的是玉帶橋。

昆明湖的南邊是建園時有意保留下來的小島,人們也叫它龍王廟,用十七孔橋將它與湖的東岸連線起來。

由十七孔橋、龍王廟和西堤將昆明湖裝點起來,又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借景手法,將遠處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納入遊人的視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頤和園的第三個特色是她的後湖景區,依靠後湖使萬壽山形成三面環水的格局,後湖起到了觀賞、遊覽和防火的三個功能,特別是將防火功能巧妙地與園林設計巧妙地相結合,其作用類似於城牆四周的護城河。

乾隆御題石碑

佛香閣是全園的建築中心,踞山面水,頤和園的設計還集中了全國的主要名勝景區。如南湖島上的望蟾閣仿武昌的黃鶴樓,十七孔橋仿蘆溝橋,後山的蘇州街是仿蘇州的買賣街建的。

2樓:

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園」。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這三座山上分別有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再加上暢春園和圓明園,這就是所謂的五園.

自山頂的智慧海,往下為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的兩邊,又有許多陪襯的建築物。順山勢而下,又有許多假山隧洞,遊人可以上下穿行。

頤和園的後山,其設計格局則與前山迥然而異。前山的風格是巨集偉、壯麗,而後山則是以松林幽徑和小橋曲水取勝。

十七孔橋,仁壽殿

北京頤和園都有什麼景點?

3樓:課文你來說

1、仁壽殿(清漪園時名勤政殿)。乾隆與光緒兩個歷史時期均為皇帝臨朝理政之所。

2、樂壽堂。樂壽堂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原建於乾隆十五年(公元2023年),咸豐十年(公元2023年)被毀,光緒十三年(公元2023年)重建。

3、玉瀾堂。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南臨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築。

4、萬壽山。萬壽山屬燕山餘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簷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

5、昆明湖。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佔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

頤和園的標誌性建築物叫什麼?

4樓:超級烈焰

頤和園的標誌性建築物主要有:佛香閣、排雲殿、長廊。佛香閣是頤和園的主體建築,建築在萬壽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臺基上,南對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為中心的各建築群嚴整而對稱地向兩翼,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氣派相當巨集偉。

佛香閣高41米,8面3層4重簷,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複雜,為中國古典建築的精品。

頤和園排雲殿,位於萬壽山南麓的中部,是頤和園南北中軸線上最重要的核心景觀建築組群。"排雲"二字取自郭璞詩:"神仙排雲山,但見金銀臺"。這組建築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

頤和園長廊,在萬壽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間。長廊以其精美的建築、曲折多變和極豐富的彩畫而負盛名,是中國古建築和園林中最長的廊。廊間的每根枋樑上都繪有彩畫,共14000餘幅,色彩鮮明,富麗堂皇,它的長度和豐富的彩畫在2023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頤和園長廊,彩畫的內容多為山水、花鳥圖以及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中的情節。畫師們將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濃縮在這長廊上。

5樓:匿名使用者

十七孔橋是嗎。

不過頤和園的標誌性建築一般指佛香閣。

6樓:築屋人

佛香閣、十七孔橋、長廊

頤和園的主要建築是什麼?

7樓:漫閱科技

主要建築有位於中軸線上的排雲殿、佛香閣、智慧海。排雲殿足慈禧在頤和園裡慶祝壽辰接受朝賀的地方。排雲殿後面足佛香閣,仿照武漢的黃鶴樓建造。

閣的臺基高21米,加上閣自身的高度,共有41米,比萬壽山頂還要高,這裡是全園的制高點和中心。

頤和園裡的清漪園有什麼建築特點?

頤和園的代表性的建築物

8樓:時間被盜

頤和園景區規模巨集大,佔地面積2.97平方公里(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555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臺、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3000多間。

古樹名木 1600 餘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頤和園的建築

9樓:匿名使用者

萬壽山,屬燕山餘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簷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

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

後山有巨集麗的**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臺亭閣,登臨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佈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

由於島堤分隔,湖面出現層次,避免了單調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昆明湖益發神似西湖。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裡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

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中運用借景手法的傑出範例。湖區建築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湖岸和湖堤綠樹蔭濃,掩映瀲灩水光,呈現一派富於江南情調的近湖遠山的自然美。

萬壽山的南坡(即前山)瀕昆明湖,湖山聯屬,構成一個極其開朗的自然環境。這裡的湖、山、島、堤及其上的建築,配合著園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連續、如錦似繡的風景畫卷。前山接近園的正門和帝、後的寢宮,遊覽往返比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區,所以園內主要建築物均薈萃於此。

造園匠師在前山建築群體的佈局上相應地運用了突出重點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組體量大而形象豐富的**建築群,從湖岸直到山頂,一重重華麗的殿堂臺閣將山坡覆蓋住,構成貫穿於前山上下的縱向中軸線。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

後者就其體量而言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閣高約40米,雄踞於石砌高臺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簷、攢尖頂的形象在園內園外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軒昂,凌駕群倫,成為整個前山和昆明湖的總綰全域性的構圖中心。與**建築群的縱向軸線相呼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東西逶迤的「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

前山其餘地段的建築體量較小,自然而疏朗地佈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鑲嵌在蔥蘢的蒼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莊、典麗的**建築群。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後湖的河道蜿蜒於萬壽山北坡即後山的山麓,造園匠師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與宮牆的侷促環境,在北岸堆築假山障隔宮牆,並與南岸的真山脈絡相配合而造成兩山夾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寬有窄,時收時放,泛舟後湖給人以山覆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為園內一處出色的幽靜水景。

後山的景觀與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林木蓊鬱,山道彎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築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緻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佈置。

後湖中段兩岸,是乾隆帝時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買賣街」遺址。後山的建築除諧趣園和霽清軒於光緒時完整重建之外,其餘都殘缺不全,只能憑藉斷垣頹壁依稀辨認當年的規模。諧趣園原名惠山園,是摹仿無錫寄暢園而建成的一座園中園。

全園以水面為中心,以水景為主體,環池佈置清樸雅潔的廳、堂、樓、榭、亭、軒等建築,曲廊連線,間植垂柳修竹。池北岸疊石為假山,從後湖引來活水經玉琴峽沿山石疊落而下注於池中。流水叮咚,以聲入景,更增加這座小園林的詩情畫意。

河海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檸檬片片 我是河海大學的17級本科生,來到河海的這兩年裡,幾乎走遍了河海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要問河海有哪些標誌性建築,我也能回答一番。首先是最出名的,河海大學本部的旋轉樓梯。趙薇的電影 致青春 曾在那裡取景拍攝。我曾在新生教育周的時候去過本部的圖書館,坐在旋轉樓梯上,感受著圖書館的書香氣和同學們認真學...

頤和園的標誌性建築物叫什麼,中國有哪些代表性建築物

超級烈焰 頤和園的標誌性建築物主要有 佛香閣 排雲殿 長廊。佛香閣是頤和園的主體建築,建築在萬壽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臺基上,南對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為中心的各建築群嚴整而對稱地向兩翼,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氣派相當巨集偉。佛香閣高41米,8面3層4重簷,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複雜,為中...

河北工業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輕櫻 一 虹橋校區 北洋工學堂舊址。它位於河北工業大學校史館,是早期學堂舊址,可見河北工業大學是一所飽含文化底蘊的學校,建校百年,先人經歷過的歷史和努力學習的精神都寫在這裡了。從河北工業大學走出去了很多名人,潘承孝 柯俊等等,看到他們的成就,也在激勵這同學們努力學習。二 北辰新校區 更偏向於現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