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千古明君有哪些,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明君

時間 2021-10-14 23:39:35

1樓:匿名使用者

請你給個標準,什麼樣的算明君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明君

2樓:善良的金色秋水

歷代皇帝,按照能力來說,分為明君和庸君

明君中按照能力和品德,又分為,英主,雄主,聖君,暴君。

庸君中普遍能力中等,如果品德很差,那就是昏君。

先秦之前的歷代君主,大禹,商湯,周文周武周公,此六人最賢

帝制時代開啟之後,細數歷代影響力非常大的君主(要麼在位時間長,要麼功績高,要麼做了很多事情)

以四人位最尊,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秦始皇構建帝制,為華夏民族開創了一個政治上的框架,為華夏民族意識的完善和國家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秦始皇給華夏族立起了骨,披上了皮。直到現在為止,外國對中國的主要稱呼還是來自於秦。

漢武帝完善了帝制和**集權,讓漢這個名字徹底融入了華夏族,漢人,漢子,漢語,漢字,漢文化,成了華夏族不可分割的名字,漢武帝讓華夏族有了自我意識。

唐太宗完善了隋代開創的**朝貢體系,讓華夏族開始真正的與其他民族進行融合交流。完善科舉制,貞觀之治,首次征服漠北草原,文治武功都成為了不可複製的範本。唐太宗給了華夏族對外開拓的眼睛和傲視寰宇的底氣。

明太祖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一掃宋代以來的頹勢,讓華夏族變得無法毀滅。雖有歷史侷限性,有殘忍弒殺之名,然而收復幽雲,開疆萬里,民生為本,重建華夏軀骨,功績無可比擬。明太祖給了華夏族不滅的意志,恢復河山的勇氣和信心。

個人覺得歷代帝王,第一檔次,應該是「四雄七賢」,四雄即以上四人,所謂七賢:

漢高祖,漢文帝,漢宣帝,漢光武帝,唐高宗,隋文帝,明成祖。

其他比較優秀的君主(不論華夏夷狄):

漢景帝,漢明帝,漢章帝,漢昭烈帝,晉明帝,宋武帝,北魏孝文帝,陳太祖,北周武帝,唐憲宗,唐宣宗,後周世宗,宋太祖,宋孝宗,金世宗,明宣宗,明孝宗,清世宗。

晚節不保,譭譽參半的君主:

梁武帝,唐玄宗。

3樓:大熊手寫

中國古代十大明君,你認同嗎?

4樓:黑色的星期五

目前被公認的有禹,啟,湯,盤庚,周武王,周文王,漢高祖,漢武帝,漢文帝,漢景帝,光武帝,曹丕,孫權,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雍正等。前期明君後期成為昏君或者暴君的有唐玄宗,劉備,曹叡,孫皓。介於明君和昏君之間的有唐高祖,唐高宗,順治,乾隆

5樓:洛芝宇

1.周武文、2.秦始皇、3.漢武帝、4.唐太宗丶5.唐明皇、6.趙匡胤、7.忽必烈、8.朱元璋、9.康熙、10.乾隆。

6樓:

古代的唐王李世民就是明君,《康熙王朝》的康熙都是明君。

7樓:匿名使用者

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皇上---劉 邦

盛世明君---李世民

風流女皇---武則天

士兵皇帝---趙匡胤

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開創盛世---康 熙

一代明君---雍 正

風流倜儻---乾 隆

8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劉邦

劉徹劉秀

楊堅李世民

趙匡胤鐵木真

朱元璋愛新覺羅·玄燁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東西其實是無法說的

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好皇帝

但再好的皇帝都犯過錯誤

往往他們的錯誤是無法原諒的

10樓:在西沙溼地聽張學友的舒克

1秦始皇贏政

2漢武帝劉徹

3隋文帝楊堅

3唐太宗李世民(虛構)

4宋太祖趙匡胤

5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

6明太祖朱元璋

7明成祖朱棣

8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9周世宗柴世訓(五代十國)10

11樓:蛋撻小小

自己兄弟都殺的李世民。

12樓:高比哥

愛新覺羅 玄燁 愛新覺羅 胤禛

13樓:

如果說這十個明君最明的,那最昏的十個分別是誰?

14樓:脆紅丸

鐵木真歷史最大戰犯,蒙古侵略者**中國千萬中國人,元朝黑暗統治是要滅漢族***的暴行,比侵華日軍更**

15樓:

1.成吉思汗,2.秦始皇,3.

漢武帝,4.唐太宗,5.宋太祖,6.

隋文帝,7.康熙8.明成祖,9.

漢文帝,10.明太祖,11.漢景帝,12.雍正

中國歷史上的賢君有哪些?

16樓:匿名使用者

漢文帝劉恆:漢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文景之治」就是對他政績的充分肯定。

漢文帝輕徭薄賦,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還施行刑法改革,廢除肉刑。帶頭從皇宮中減少開支,死後下令薄葬。

漢景帝劉啟:漢景帝延續文帝的治國方針,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武帝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漢昭帝劉弗陵:在霍光等的輔佐下,昭帝劉弗陵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與民休息。 恢復了武帝前的國力。

漢宣帝:宣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他能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創造了「昭宣中興」。廟號中宗。

漢光武帝劉秀:結束新莽末年以來,二十多年紛爭戰亂。天下定後,劉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國策,發展生產,大興儒學,從而奠定了後漢王朝近兩百年的基業。廟號世祖。

漢明帝劉莊:明帝之世,吏治非常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

明帝以及隨後的章帝在位期間,史稱「明章之治」。廟號顯宗。

漢章帝劉炟:章帝在位期間,行寬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謀逆等大罪則親屬皆受牽連的禁令。命罪人減刑遷到邊境地區。

禁用酷刑。注重選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為政治清明的保證。打擊豪強地主兼併土地,採取優惠政策募民墾荒,鼓勵人口增殖,減輕徭役賦稅。

提倡儒術。與明帝創造「明章之治」。廟號肅宗。

唐太宗李世民:太宗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唐宣宗李忱:宣宗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勤儉治國,體貼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階級矛盾有所緩和,百姓日漸富裕,使十分腐敗的唐朝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

宋太宗趙匡胤:太祖對民生問題十分關注。當天下初定的時候,他馬上就實行了寬減徭役的政策,以便農民休養生息,發展生產。

他明令免除各道州府徵用平民充當急遞鋪遞夫的勞役,改用軍卒擔任。又免除徵民搬運戍軍衣物的勞役。多次就黃河的修治下達最高指示。

宋仁宗趙禎:仁宗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頗能約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讚,創造「仁宗盛世」。

宋孝宗趙慎:宋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腐朽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國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現「幹淳之治」。

明惠帝朱允炆:惠帝詔行寬政,實行惠民政策,減免租賦,賑濟災民,老弱病殘者由國家扶養,重視農業生產 ,興辦學校 ,考察官吏,任用賢能。

明成祖朱棣:成祖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徵派。使永樂時期出現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局面。

明仁宗朱高熾:仁宗在位期間,褒獎直言,虛懷納諫,減輕刑法,對開封、山東等地賑災免糧。用人,行政均得後人稱善。採取了一系列減少國家開支的措施,對國力的恢**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明孝宗朱佑樘:提倡直言進諫,多次修省,求直言,並令講官進講直言勿諱。注意節儉,減免供用物料,節省各種費用。

孝宗勤於政事,多次減免災區糧賦。禁止廷臣請託公事,禁宗室、勳戚霸佔土地,侵奪民利。重視司法,令天下諸司審錄重囚,慎重處理刑事案件。

創造「弘治中興」。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聖祖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等行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清世祖愛新覺羅·胤禛:世祖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後代的乾隆打下了紮實雄厚的基礎。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高宗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創造「康乾盛世」。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仁宗親政後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改變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

列表二: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幾位秦始皇贏政:(前259-前210),秦朝建立者,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集權國家,並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始稱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

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西漢皇帝,在位期間是西漢的鼎盛時期。派遣張騫等人通西域,擊敗南越,東越,夜郎,朝鮮等國。罷黜諸家,獨尊儒術。取得了反擊匈奴的決定性勝利。

漢光武帝劉秀:(前6-後57),東漢的建立者,以柔治天下,裁汰冗員,下詔釋放奴婢,死後薄葬。

魏孝文帝元巨集:(467-499),拋棄民族偏見,實行均田制,進行漢化改革,遷都洛陽,用漢制,說漢話,穿漢服,促進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隋文帝楊堅(541-604)隋朝開國皇帝,重新統一了中國確立了三省六部制**行政體制,開創科舉制,以考試取士。締造了開皇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王朝的締造者之一,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能接受直諫,對各民族一視同仁,擊敗突厥,與吐蕃和親,知人善任,締造了貞觀之治。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北宋開國皇帝,統一中原,集中大權,以文治國,結束了五代十國戰亂紛爭的局面,生性節儉,不亂殺人。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立國皇帝,成吉思汗之孫。滅亡南宋,大理,統一了天下並設立行省。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建立者,出身貧寒,曾為僧,後滅元,統一中國。廢宰相,加強君主**,重視農業。

清聖祖玄燁:(1654-1722),清代康熙皇帝,姓愛新覺羅,清世祖福臨第三子,徵臺灣,平三藩,靖東北,修明政治。在位61年,廟號清聖祖。

17樓:匿名使用者

乾隆時期的最大的**是和珅,乾隆確實沒有懲治和珅。這是歷史事實。剛才只是打字打的太快所以把和珅寫成了和申。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定律,中國歷史上千古不變的定律有哪些

1,象牙筷定律。2,兔死狗烹定律。3,包圍定律。4,敵戒定律。5,朋黨定律。6,黃宗羲定律。7,五世而斬定律。8,權大欺主定律。9,皮毛定律。10,槍桿子裡出政權定律。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第三定律,包圍定律 第四定律,敵戒定律 第五定律,朋黨定律 第六定律,黃宗羲定律 第七...

中國歷史十大明君,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明君

小蟲子太慌張 關於中國歷史明君,有很多說法,中國歷史上的明君很多,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下面介紹兩種說法。千古一帝 秦始皇 布衣皇上 劉 邦 開疆擴土 劉徹 盛世明君 李世民 風流女皇 武則天 士兵皇帝 趙匡胤 大明太祖 朱元璋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開創盛世 康 熙 風流倜儻 乾 隆 中國十大明...

歷史登基較早的明君有哪些,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介紹

漢武帝 這個爭議很大,但是他文治武功的確都很出色,算是絕頂聰明,就是剛愎自用,晚年猜忌心重且窮兵黷武,不過好在輪臺罪己,能夠悔過,所以也算明君吧 漢宣帝 他是十幾歲登基,出自民間,但是也是絕頂聰明,隱忍不發。在政治上與民休息,昭宣中興是恢復了漢朝的元氣 宋仁宗 他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 仁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