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蝴蝶效應

時間 2021-06-09 00:58:44

1樓:沃康裕

“蝴蝶效應”的**是: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侖茨曾用計算機求解模擬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以預報天氣。為了提高預報的精度,他把一個小小的中間解取出。

然而,在他喝完一杯咖啡回來後,卻驚奇的發現:這一小小的變動已使得結果相差十萬八千顯然,計算機沒有毛病,他的改變也有道理。那麼結果何以天上人間洛侖茨冥思苦想,最後認定自己發現了“混沌”現象:

“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好比說,加勒比海一隻微不足道的蝴蝶那一天也許只是想調調情而振動了一下她那美麗的翅膀,結果幾個月後地球上竟出現一場威力無比、鋪天蓋地的龍捲風混沌無所不在。宇宙是這樣,地球是這樣,人也是這樣。

最新的一個事例是美國的一隻“蝴蝶”著火導致全球手機市場驟然改變。2023年3月,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的一隻“蝴蝶”———一家半導體工廠被雷電擊中**,大火只持續了10分鐘,但卻在北歐引發了一場公司危機,徹底改變了歐洲兩大電子公司的力量對比。其中,愛立信電子公司由於動作比較遲緩,沒有所需晶片的其他**商,不得不“揮淚斷機”,正式宣佈退出手機市場。

而諾基亞則因富有遠見、反應快速,成功地避免了愛立信公司的失誤,加強了在歐洲電信技術領域的主宰地位。

2樓:

非線性,俗稱“蝴蝶效應”。

什麼是蝴蝶效應?先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的發現談起。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

為了更細緻地考察結果,他把一箇中間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當他喝了杯咖啡以後回來再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

計算機沒有毛病,於是,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 ”,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捲風!

這個發現非同小可,以致科學家都不理解,幾家科學雜誌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認為“違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確定的方程,結果也應相近才對,怎么能大大遠離呢!

線性,指量與量之間按比例、成直線的關係,在空間和時間上代表規則和光滑的運動;而非線性則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係,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如問:兩個眼睛的視敏度是一個眼睛的幾倍?

很容易想到的是兩倍,可實際是 6-10倍!這就是非線性:1+1不等於2。

鐳射的生成就是非線性的!當外加電壓較小時,鐳射器猶如普通電燈,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當外加電壓達到某一定值時,會突然出現一種全新現象:受激原子好象聽到“向右看齊”的命令,發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單色光,就是鐳射。

非線性的特點是:橫斷各個專業,滲透各個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時時有。”

如:天體運動存在混沌;電、光與聲波的振盪,會突陷混沌;地磁場在400萬年間,方向突變16次,也是由於混沌。甚至人類自己,原來都是非線性的:

與傳統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腦電圖和心臟跳動並不是規則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現,混沌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比非混沌系統快。

由此可見,非線性就在我們身邊,躲也躲不掉了。

2023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

何為蝴蝶效應, 何為「蝴蝶效應」?何為「寒蟬效應」?

電影講述伊萬 艾什頓 庫奇 飾 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但是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

什麼叫做蝴蝶效應???什麼是蝴蝶效應?

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也就是說,在長時間和大範圍內,微小的空氣系統變化,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並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產生極大變化。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 thebutterflyeffect 是...

什麼是蝴蝶效應,什麼是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 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遙遠的國家就可能造成一場颶風。這個說法是由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 羅倫茲 edward 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 中分析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