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角藍盆栽幹葉落葉怎樣時肥管理,黃角蘭如何的盆栽才能長勢好

時間 2021-10-14 22:50:26

1樓:翰林學庫

盆栽花卉由於盆內土壤較少,空間有限,根系不能自由向下和向四周伸展,因而發育受到限制,如果平時管理不善,養護不當,就會比露地栽培的花卉更容易發生葉子發黃現象,輕者姿容減色,重者整株死亡。現將其發病原因、症狀表現及補救措施分述如下,供同行參考。

水黃澆水過多,盆土積水久溼,造成土中缺乏氧氣,導致部分鬚根腐爛,因而吸水、吸肥能力減弱,引起嫩葉變成淡黃色,花葉也相繼逐漸變成暗黃色。發現後應立即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並經常鬆土,使盆土透氣良好。發病嚴重的,需要將整個土坨從盆中脫出,置於乾土堆中,使水分迅速滲出,待下垂的枝葉復原後再重新栽入盆中。

旱黃澆水過少,或長期澆半截水或漏澆,使葉片的水分蒸發大於吸收,造成水分供不應求,也會引起葉片發黃。「旱黃」是從下部葉片逐漸向上變黃枯焦脫落的,嚴重時葉柄下垂呈萎蔫狀。發現後需馬上將花盆移至陰涼處,向葉面上噴些水,並澆少量水。

以後隨著莖葉逐漸恢復挺拔,再逐漸增加澆水量,若此時驟然澆過多的水,就有可能造成細胞質壁分離,原生質受到損傷,而引起花卉死亡。

肥黃施肥過多,特別是施氮肥過多而又缺乏磷、鉀肥時,容易引起葉片變黃,表現為新葉肥厚,葉面大都凹凸不平,老葉逐漸變黃脫落,嚴重時葉尖乾枯,甚至整個葉片焦黃。遇到此情況應立即施肥,增加澆水量,讓肥料從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去掉部分陳土,並用水洗衝土坨,換上部分新的培養土,再將植株重新栽入盆內。

餓黃施肥不足,尤其是長期未施氮肥或未換盆土,土中氮素營養缺乏,導致枝葉瘦弱,葉薄而黃,需及時倒盆,將植株脫出,換上一個大一號的盆,裝入新的疏鬆肥沃培養土,將其重新栽好。澆透水後放半陰處緩苗。待其恢復生長後施以稀薄的液肥或複合化肥。

鹼黃北方栽植喜酸性土的花卉,如山茶、蘭花、含笑、桅子、桂花

於北方多數地區土壤含鹽鹼較多,上述花木培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因缺乏可被花卉吸收的可溶性鐵元素逐漸失綠變黃。此時,可有間隔地澆施0.2%硫酸亞鐵液,同時相間澆施0.1%磷酸二氫鉀液,使「 鹼黃」得到**,同時磷酸二氫鉀還含有磷、鉀元素,有利於花芽分化和提高花的質量。

酸黃我國南方地區為紅壤土,土壤呈酸性或偏酸性,土中鎂元素易流失,葉片因缺鎂常表現出老葉、葉脈間首先綠髮黃,可施用鈣鎂磷肥或噴施0.1%至0.3%的硫酸鎂溶液。對於酸性土的改良,應注意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和施用石灰,施入少量石灰,不僅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而且能夠促進有機肥料的分解。

晒黃夏季將喜半陰和怕高溫炎熱的花卉,如文竹、吊蘭、君子蘭、仙客來、倒掛金鐘等,放在強光直射處養護,極易造成嫩葉芽或葉緣枯焦或整個葉片發黃,發現後需立即將其移到通風良好的涼爽地方培養。

陰黃喜光花卉若長期放室內光線不足處養護則生長衰弱,葉片變薄而黃,不開花或很少開花。培養這類花卉平時需將其放室外向陽處或半光處,開花後再搬入室內觀賞。

幹黃北方冬季因用暖氣或生煤取暖,導致室內空氣乾燥,一些喜空氣溼潤的花卉,如蘭花、龜背竹

等,在這種環境條件下,易出現葉尖乾枯或葉緣枯焦,葉片上發生焦斑,邊緣捲曲等現象,應經常用與室溫接近的溫水噴洗枝葉,並在暖氣片上或火爐上放一盆清水,以利增加室內空氣溼度。對於一些名貴花卉,夜間最好用塑料薄膜罩罩上,並在罩內放一盆清水。

寒黃北方冬季天氣寒冷,若此時室溫低於8℃,一些喜高溫的花卉,如一品紅、變葉木、葉子花、孔雀竹竽、花葉萬年青等就會受害,引起葉片發黃脫落;如果室溫低於5℃,大部分喜溫暖畏寒冷的花卉也會受害,葉、花、果發黃,乾枯,易脫落。因此,入室後要根據各類花卉對溫度的要求調節室內溫度。

病蟲黃花卉遇受真菌、病毒等病原物侵染,便會引起多種葉斑病,使葉片區域性組織壞死,出現失綠黃斑或黃綠相嵌的斑駁,或整葉變黃脫落。受到紅蜘蛛、介殼蟲等害蟲為害,葉綠素受到破壞,也會使葉片出現黃白色小斑點,或葉色變黃脫落。發現後需及時噴藥防治。

毒黃防治花卉病蟲害時使用農藥濃度過大或是炎夏中午噴藥,均易發生藥害,引起葉片枯黃;受到空氣中有毒氣體汙染或是受到土壤中有毒物質毒害,也易造成葉片區域性焦枯,甚至全株枯死。因此,應注意合理施用農藥,設法排除空氣汙染和避免土壤毒害。

缺素黃鐵乃微量元素之一,可到農資店選購含鐵之微量元素,按說明兌水後噴灑葉面(某些元素移動性差,噴灑葉面可收速效)與基部,長期使用硬性介質者,可酌情配比適量之有機介質,或補充有機肥,對缺素現象可獲改善或緩解!

缺鐵初期則會造成新葉黃化,尤以葉脈間最明顯.若未獲改善,會造成區域性壞死或嫩葉白化而枯死.

缺鎂則葉脈間黃化、壞死並呈網目狀,但以老葉較為明顯.

缺硫則植株矮化、葉片變小並全面黃化,但也是以老葉較為明顯.並此敘明.

此外,對生長過於茂盛的枝葉長期不進行修剪,致使內膛枝光線不足,也易造成葉片變黃脫落。應注意適時修剪,使之通風透光,同時要注意適當增施磷、鉀肥,防止枝條徒長。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盆花葉片發黃,機理較複雜,有時是由一種原因引起的,有時是由幾種原因造成的。因此發現葉子發黃時要仔細觀察對症下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同時也要注意,並非所有黃葉現象都是病理病害,例如到了「秋風掃落葉」之時,落葉花木類黃枯落葉;一年生草花類枯黃而死;宿根類花卉地上部枝葉枯萎;花卉移栽時由於一時營養失調,出現少量黃葉脫落;個別花卉,如扶桑、白蘭等萌發新枝後老葉萎黃時等,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並非病理病害。

2樓:如花似玉

盆栽黃果蘭種植方法:

盆栽白蘭要於10月上、中旬移入室內,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室溫維持在12攝氏度以上即能繼續生長。此時要節制澆水,停止施肥,經常用溫水噴洗葉面,避免煙塵汙染,不然易引起生長不良。來年春季出室前換盆。

換盆時注意保持原來的鬚根,不要修剪。由於白蘭為肉質根,盆底須墊上約3釐米厚小石子作為排水層。換盆緩苗後放室外背風向陽處,以防春季風沙吹襲使葉片受損。

盛夏,陽光照射強烈,應稍加遮蔭。白蘭喜光,如久放陰處,則只長葉不見花。從5月上旬至8月底,可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每隔7~10天澆一次礬肥水。

開花前增施1~2次速效性磷肥。澆水以保持盆土溼潤為度。每次施肥澆水後都應及時鬆土,以利通氣。

1.繁殖方法白蘭花扦插不易成活,一般多采用嫁接,以木蘭作砧木,在6月選2~3年木蘭作砧木,選一年生白蘭花的枝條作接穗進行嫁接,也可在6月用高空壓條法進行繁殖。

2.栽培管理華南多露地栽培,長江流域多用盆栽,冬季入室越冬,盆土適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砂壤土,並施有機基肥,生長期特別是夏季注意早晚澆水一次,春秋澆水不宜過多,冬季則逐步控制水量。白蘭花喜肥,以磷鉀肥為主,要薄施,勤施,並在肥液中摻適量硫酸亞鐵和過磷酸鈣,每隔1~2年換盆一次,並及時剪除病枯枝、徒長枝、過密枝。

3.病蟲害白蘭花易發缺綠病,注意增加土壤酸度,減少陽光直射,注意蔽蔭,施肥不宜過濃。

黃角蘭如何的盆栽才能長勢好

3樓:安靜的女漢子

1,水:因根系肉質,怕積水,又不耐幹。春季出房澆透水1次,以後隔天澆1次透水;夏季早晚各1次,太乾旱須噴葉面水;秋季2-3天1次;冬季扣水,只要盆土稍溼潤即可;雨後及時倒去積水。

2,肥:薄肥勤施,以餅肥為好,冬季不施肥,在抽新芽後開始至6月,每3-4天澆1次肥水,7-9月每5-6天澆1次肥水,施幾次肥以後應停施1次。

3,土: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疏鬆、微酸性砂質土壤。通常2-3年換盆1次,在穀雨過後換盆較好。

4,溫:不耐寒,除華南地區以外,其他地區均要在冬季進房養護,最低室溫應保持5℃以上,出房時間在清明至穀雨為宜。

紅豆盆栽落葉怎樣施肥管理

盆栽黃果蘭怎麼種植?

4樓:匿名使用者

1、土壤

家庭盆栽黃果蘭,應選擇疏鬆、透氣性強且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土壤栽培。通常選用透氣性好的瓦盆、紫砂盆(缸)或用底孔較多的塑料盆。盆內土壤最好能有一定量的大小不等的顆粒狀土壤,以利滲水透氣。

2、光照

每年的3月至4月,將栽有黃果蘭的盆、缸移出室外,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即可。夏季氣溫高,應酌情選用遮陽網或搭個簡易的蔭棚,使黃果蘭既能照射到上午的太陽,又能避開夏季下午的強光照射。立夏前後移至室外,要放在向陽通風處,日照需在6小時以上。

3、施肥

在黃果蘭生長的旺盛時期(通常是每年的五六月或七八月),應每半個月左右給黃果蘭施一次花肥,或間隔20左右施少許的氮、磷、鉀複合肥,每次2克至6克。從移室外開始至6月底,每隔7-10天澆一次礬肥水,使土壤呈微酸性。花期還可增施-次的速效性磷肥,以使其吐香不絕。

4、澆水

一次性將盆內的土壤溼潤透,盆內的土壤微干時則不必澆水。夏季,應每月不少於澆三四次透水(外加葉片上噴水)。秋季每月澆兩三次透水,冬季裡每月澆一兩次透水。

5、修剪

入室前,應剪除枯枝、病枝、徒長自豪條和過密枝,最大限度地減少植株的營養消耗;出室時可適當摘去枝條下部的老葉,有利促生新枝條。此外,還需注意蚜蟲等危害嫩枝梢,必須及時防治。

5樓:南霸天

盆栽黃果蘭種植方法:

盆栽白蘭要於10月上、中旬移入室內,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室溫維持在12攝氏度以上即能繼續生長。此時要節制澆水,停止施肥,經常用溫水噴洗葉面,避免煙塵汙染,不然易引起生長不良。來年春季出室前換盆。

換盆時注意保持原來的鬚根,不要修剪。由於白蘭為肉質根,盆底須墊上約3釐米厚小石子作為排水層。換盆緩苗後放室外背風向陽處,以防春季風沙吹襲使葉片受損。

盛夏,陽光照射強烈,應稍加遮蔭。白蘭喜光,如久放陰處,則只長葉不見花。從5月上旬至8月底,可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每隔7~10天澆一次礬肥水。

開花前增施1~2次速效性磷肥。澆水以保持盆土溼潤為度。每次施肥澆水後都應及時鬆土,以利通氣。

1.繁殖方法白蘭花扦插不易成活,一般多采用嫁接,以木蘭作砧木,在6月選2~3年木蘭作砧木,選一年生白蘭花的枝條作接穗進行嫁接,也可在6月用高空壓條法進行繁殖。

2.栽培管理華南多露地栽培,長江流域多用盆栽,冬季入室越冬,盆土適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砂壤土,並施有機基肥,生長期特別是夏季注意早晚澆水一次,春秋澆水不宜過多,冬季則逐步控制水量。白蘭花喜肥,以磷鉀肥為主,要薄施,勤施,並在肥液中摻適量硫酸亞鐵和過磷酸鈣,每隔1~2年換盆一次,並及時剪除病枯枝、徒長枝、過密枝。

3.病蟲害白蘭花易發缺綠病,注意增加土壤酸度,減少陽光直射,注意蔽蔭,施肥不宜過濃。

藍石蓮葉插土壤要幹,藍石蓮葉插直接拔一個葉子還是拿枯萎的掉的

石蓮的葉片中有足夠的水分供生根發芽,葉插時要保持植料乾燥,以免葉片傷口感染。石蓮葉插的方法 1 一般是在生長季節,從植株上掰一下一片長勢良好,肉質肥厚的葉片,然後放在通風陰涼處晾乾之後,再進行葉插 2 葉插的時候葉面朝上,背面在下,可以直接平鋪在潮溼的介質中,然後不要馬上澆水 3 放在陰涼散光處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