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五原則的關係,企業內部控制五要素,五原則之間內在關係

時間 2021-09-07 11:28:23

1樓:小肥仔

一、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應當包括下列要素:

(一)內

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

(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三)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採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

(四)資訊與溝通。資訊與溝通是企業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資訊。

(五)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擴充套件資料:

內部控制的具體目標

內部控制審計的目標是檢查並評價內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適宜性。內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適宜性,具體表現為其能夠保障資產、資金的安全,即保障資產、資金的存在、完整、為我所有、金額正確、處於增值狀態。

所以,我們可以將內部控制審計的具體目標概括為:檢查並評價內部控制能否確保資產、資金的安全,即檢查並評價內部控制能否保障資產、資金的存在、完整、為我所有、金額正確、處於增值狀態。

內部控制審計目標與財務報表審計目標。內部控制審計的前四個目標實際就是財務報表審計的具體目標。企業管理層向外提供一張資產負債表,表上反映有多少資產,其明示或暗示了這樣幾個宣告:

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資產是存在的、是完整的、是屬於自身的、金額是正確的。

相應地,外部財務報表審計的具體目標也就是鑑證企業管理層的這些宣告是否屬實。

那麼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在具體審計目標上有什麼不同呢?歸納為兩點:

1、財務報表審計直接評價的是財務報表,或者說直接評價資產、資金本身的安全狀態,其目標物件是資產、資產本身,而內部控制審計直接評價的是內部控制能否保障資產、資金的安全,其目標物件是內部控制,而資產、資金只是作為中間的觀察物件而存在。

2、財務報表審計主要評價財務報表所反映的存量資產、資金的「靜的安全」,一般不評價資產、資金的「動的安全」,即不評價資產、資金在流轉中的增值性。

而由於內部控制既要保障資產、資金靜的安全,又要保障其動的安全,所以內部控制審計既檢查資產、資金的「靜的安全」,又檢查資產、資金的「動的安全」。

程式步驟

1、瞭解企業的內部控制情況,並做出相應的記錄。這是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過一定手段,瞭解被審計單位已經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的情況,並做出記錄、描述。

2、初步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確認內部控制風險,確定內部控制是否可依賴。在對控制環境、控制程式和會計系統進行調查瞭解,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應對內部控制風險和內部控制的可依賴程度做出初步評價。

3、實施符合性測試程式,證實有關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的效果。通過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可基本掌握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強弱環節,為進行符合性測試確定一個前提。

4、評價內部控制的強弱,評價控制風險,確定在內部控制薄弱的領域擴充套件審計程式,制定實質性審計方案。

企業內部控制怎樣完善,如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按規範要求,建立內控體系,定期評價 如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墨影之瞳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1 完善制度建設 實施內部控制。以 企業內部控制規範 基本規範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 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 等檔案為依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在符合內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著眼於管理...

企業內部風險是什麼,什麼是企業內部控制?

呂秀才 企業內部風險包括 產品風險 營銷風險 財務風險 人事風險 組織與管理風險等。產品風險包括產品設計風險 產品功能質量風險 產品入市時機選擇風險和產品市場定位風險等。產品設計風險是指企業所設計的產品過時或者過於超前,不適應市場顧客的需要。產品功能質量風險主要是指企業所銷售的產品,功能質量不足或產...

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策略是指哪些

一 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1.內部控制環境不理想。企業內部控制無法超越制定 管理 監督制度的人的價值觀和職業操守。2.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無法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執行體系。多數公司治理結構不盡人意,流於形式,缺乏實際的指導意義。董事會 監事會 經理層 三套班子一套人馬 責 權 利的劃分形同虛設。...